来源:幼教网 2018-09-23 11:11:45
幼儿性自我保护的“应该”与“切忌”
幼儿性自我保护的观念和行为包括:了解并爱护自己的性器官,接纳并喜欢自己的性别;知道有些身体部位不能给别人观看、触碰;知道如果对他人的抚摸、拥抱、亲吻等感觉不舒服,可以拒绝,学会说“不要”;知道不能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不能跟别人走,学会求助。
幼儿一般从3岁开始对性好奇,喜欢探索性相关的问题。若要性自我保护教育有效,应该有意识地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进行性自我保护观念的植入,并进行相应的行为练习。下面就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家长给宝宝把尿时应该在隐秘的空间,边做边说,如“宝宝的屁股可要擦干净喽”,“宝宝的屁股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等。切忌众多家人在场或在公共场所把尿、让孩子穿开裆裤等。
两岁以后,应该训练女孩擦下体时要避免污染阴道口,小便后要从后往前擦,大便后要从前往后擦。同时经常告诫孩子,不能让别人看到和触摸短裤内的身体部位。切忌与幼儿玩诸如扒裤子、揪阴茎等恶作剧。
性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地取材。例如跟孩子洗澡时,父母可以趁机告诉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教他们性器官的名称,让孩子明白性器官跟其他身体部位一样,都是自然而美好的。切忌用“脏”等词语来命名性器官,切忌在发现幼儿玩弄性器官时严厉训斥。
为孩子配备专用的个人卫生用品,养成每天自己清洗下体、更换内裤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辨认男女卫生间的标志,引导幼儿在公用卫生间只淋浴不坐浴,只用蹲厕而不用坐厕。可以和幼儿一起玩给娃娃洗澡、穿衣服、如厕等游戏加以强化。但切忌让幼儿玩着穿他人的内衣,切忌用搔痒、强行拥抱、强吻等方式与幼儿打闹。
家长应示范沐浴、如厕、换衣时关门,引导幼儿注意活动时不能露出胸部、短裤。切忌家人无所顾忌,衣着、行为太过随意。
性侵害是当前一些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许多孩子遇到性侵害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这是危害自己的行为。为此建议家长教育孩子注意两点。
一是学会区分好的接触和不好的接触。告诉孩子:生活中我们会用亲吻拥抱表达亲密关系,这样的身体接触让我们感到爱与被爱,是好的接触;如果成人与我们身体接触时,成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手、生殖器)在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反复触摸或者摩擦,这就是不好的接触,要立即想办法离开,并把事情告诉父母。
二是父母是孩子坚定的保护者。孩子需要从父母这里获得的信息是: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要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保护你不会再受到伤害。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这样做,导致很多孩子遭受性伤害后不敢寻求父母和亲人的保护,独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受害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完美,害怕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自己,所以不愿意告诉父母,这是受害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有效的性自我保护教育,一要注重正面教育,因为先人为主。二要重视行为练习,因为知易行难,应结合生活和游戏,让幼儿在做中学。三要学而时习之,日积月累形成应对不同情境的行为习惯,学会在各种情境下的性自我保护。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