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环境创设论文 > 正文

基于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2)

来源:幼教网 2018-09-22 08:48:29

说两句


  在垂直墙面上装上工艺架,使空间高低错落,有层次感,更加活泼又有生机。"通透的隔离物便于幼儿通过视觉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从而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进程。"[7]例如在"美食屋"游戏的幼儿看到"娃娃家"的幼儿在做饭,会引发他们将点心送给"娃娃家"的同伴品尝。通透的隔离物让不同区域之间的幼儿流动起来,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软墙、网格的运用也是增加空间的措施。

  空间的减法即对空间的合并。根据区域的相邻性,合并使用空间。例如手工区的扇子、项链等工艺品投放到表演区使用。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中,为提高空间利用率,可以把上下铺的床设计为叠床,腾出的空间就可以创设为区域,衣帽间、走廊等也可并入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中。

  (二)感知觉理论

  感觉知觉统称为感知觉,听觉、视觉、触觉等都属于感知觉。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是类似于符号和图形的,他们将所见所闻反映到大脑后,提取的信息都是依靠简化的符号语图形,这些特征都是受周围物质环境的影响[8]。

  1.听觉的管理

  声音是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如噪音持续出现时,人的血压会升高,会有压力感甚至厌倦感,是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应激源。在角色区域活动中,教师会投放话筒、音响、面包机等,有时为了寻求听觉上的刺激,会把音量开到较大值,这样的声音就成了噪音。当噪音出现在教室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介入,而不是无为而治。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更是环境的维护者。

  噪音使人烦躁,舒适的声音使人愉悦。教师需要对声音进行合理管理。个别化学习以及阅读区是需要相对安静的,这些区域就可以设置在远离角色区的地方。音乐是声音的一种形式,不同的音乐给人不同的感觉。同时歌词往往可以表达自己与某些环境的关系,如"我是一个乖宝宝,不哭也不闹"这样的歌词提醒幼儿保持安静。所以,教师在区域中可以投放一些舒适的音乐,安抚幼儿的情绪,或者配合角色场景来播放音乐。例如结合娃娃家的角色需要播放《摇篮曲》,较容易渲染气氛。

  2.视觉的搭配与选择

  儿童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的,其感知觉包括听觉、视觉敏度、颜色视觉等多方面。研究表明,空间知觉和颜色知觉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影响较为突出。

  不同的色彩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合适的色彩给人美好的享受,巧妙地运用色彩,能给人带来舒适感和安定感。红黄蓝暖色调饱和度较高,感官刺激强,容易让人兴奋,给人积极向上的情绪。但在环境创设中,有的教师对色彩使用杂乱无章,有时甚至可能导致"色彩污染",或者千篇一律使用三原色。提高环境的质量、上升舒适指数的一大技巧就是以基本色调进行创设,在创设区域环境中,可使用原色,凸显大自然的色彩,自然的色彩会让人产生舒适的感觉。如"黄色能生产活力、诱发食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绿色使人感到舒适,促进身体平衡,并能起到镇静作用"[9]。因此,可以选择黄色、绿色为基本色调展开色彩的搭配。当然,只要掌握好比例,也可以选择其他色调搭配。

  眩光是一种视觉条件,这种条件的形成是由于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的幅度太大,或空间、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或降低观察物体的能力[10]。人都是有趋光性的,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天气晴好的时候,太阳光是光源,阴雨天气的时候就需要以灯光来弥补光线不足。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光线的问题。比如设置阅读区时,为了给幼儿安静的环境,常常把该区域设置在角落里,没有考虑到昏暗的光线会影响幼儿的视力。教师在创设区域时,可以把相对冷门但是对孩子有益的区域设置在光线好的地方,让幼儿受光线自然驱使。

  3.触觉的感知

  柔性的材料抚摸起来有柔和感,让人产生安全感。例如在娃娃家中,投放毛绒玩具、小枕头,供幼儿抱。在阅读区提供柔软的椅子或海绵垫,也能为幼儿带来舒适感。

  (三)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10]。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中材料不足会导致幼儿刺激不足,材料超过幼儿的处理能力,又会造成超负荷,所以教师也要注意材料的投放。

  1.数量充足

  材料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幼儿为了争夺材料,经常会发生攻击行为。所以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的时候尽可能投放较多的材料,这里包括丰富的数量也包括繁多的种类,以满足幼儿的需要。

  2.材料的新颖

  人常常会对熟悉的事物"熟视无睹",但是一件熟悉的事物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现的时候会吸引人的注意,继而引发相应的行为。例如将角色区域中四四方方的镜子换成各种形状的镜子,更能吸引幼儿去照镜子。有了吸引,能引发幼儿梳头打扮、整理仪容仪表等行为。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