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9-21 10:29:41
提高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指导方法
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却存在着不利于幼儿发展,甚至束缚幼儿发展的现象。从教师的角度讲,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教师对二期课改理念的误读,认为绘画不再需要范例,幼儿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幼儿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是,教师一味地追求幼儿技能技巧的培养,使幼儿丧失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对此,我们结合本园特有的海洋资源优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的美术活动,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旨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
一、观察分析法,为幼儿的绘画活动积累素材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观察是绘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幼儿是通过观察认识世界、了解事物,并在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后在绘画中表现事物形象的。为此,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从而把握事物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征,为绘画活动积累丰富的素材。
如当听到幼儿争论中午吃的鱼丸是章鱼丸还是鱿鱼丸后,教师发现幼儿眼中的章鱼、墨鱼、鱿鱼长得非常相似。为了帮助幼儿区分这三种动物,教师在查阅资料后设计了美术活动“海洋三姐妹”。一开始教师同时出示了三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自由讨论。教师发现幼儿对章鱼和鱿鱼较了解,对墨鱼有些陌生,于是就请幼儿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墨鱼的录像。紧接着,教师让幼儿再次讨论三种动物的特征并进行小结。幼儿很快就理解了三种动物的本质区别:墨鱼和鱿鱼的头是尖尖的,章鱼的头是圆圆的;章鱼和鱿鱼的脚比墨鱼的长。因为有了前期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幼儿能准确把握三种动物的异同,并在之后的绘画环节正确地表现出三种动物的特征。
二、示范讲解法,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支架”
这里所说的示范讲解法并非传统的让幼儿模仿范画的方法,而是把示范重点放在绘画的方法上,让幼儿通过感受和借鉴来提高绘画能力。示范讲解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局部示范,主要是指在新的绘画活动中,教师重点示范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证幼儿顺利完成作品。如在美术活动“斗鱼”中,斗鱼大大的鳍和尾巴是幼儿绘画的难点。教师就请幼儿捡来梧桐树叶,采用描轮廓、拓印及手指空描等方式积累绘画经验,并将这一经验迁移到对斗鱼尾巴的观察与表现上。幼儿很快就掌握了绘画技巧,从而顺利地完成作品。
二是欣赏示范,即教师提供角度多样的范画或图片,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美,从而产生绘画的意愿。如在进行装饰画活动“海鱼宝宝穿花衣”时,教师提供了许多海洋鱼类的图片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发现这些鱼身上绚丽多彩又有一定规律的花纹,再辅以收集的一些装饰线条、图案的范例,供幼儿参考。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线条与图案,结合已有的绘画经验,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凸显自主性。
三是幼儿作品示范。每个幼儿的美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的极具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尝试让幼儿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以此获得间接经验,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如在美术活动“海洋里的鲜花”中,幼儿欣赏了各种颜色的海葵图片,被这些色彩绚丽的“花朵”折服,纷纷发出赞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海葵。幼儿的表现手法各异,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全部放在展板上,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画,评一评哪幅画最漂亮,为什么觉得漂亮。经过讨论和比较,幼儿发现了每幅画的优势与不足,也了解了每幅画所表达的意思。幼儿的作品示范可以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并在交流中获得共鸣,在实践中消化吸收。
三、改错游戏法,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
美术活动中合理安排形象的主次关系十分重要,但教师仅通过语言解释很难让幼儿理解。因此,我们尝试用改错游戏法指导,将物象故意画错,让幼儿通过观察、改错,从中发现主体形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如在美术活动“小丑鱼”中,考虑到幼儿的构图能力有限,较少表现出主体所处的特定环境,教师特意出示了一幅有很多错误的画,让幼儿观察发现主体形象和背景的关系。有的幼儿发现海底出现了太阳,认为是不合理的;有的幼儿发现海底世界没有蓝色的海水背景;还有的幼儿指出海草、珊瑚太大,小丑鱼画得太小……幼儿很快指出了画面中不合理的地方,教师按照幼儿的要求一一修改,最终呈现出了一幅“正确”的海底世界图。通过改错游戏,幼儿知道了主体要画大一些,背景要画小一些,这样才能使画面看起来主次分明,构图合理。改错游戏法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还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四、情境熏陶法,激发幼儿的审美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而特定的情境可以让幼儿身临其境,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尝试用情境熏陶法,以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幼儿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如在装扮活动“美人鱼的舞会”中,教师通过美人鱼生日情境的渲染,以装饰礼服为切入口,利用课件帮助幼儿认识“相近色以及运用相近色进行色彩表现”。活动中,教师以海底世界为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接着播放声音——人鱼公主邀请群鱼参加生日舞会,直接点出活动主题。教师还利用电子白板将海底世界的图片制作成视频,或是展示鱼群优雅的游动,或是放大特征明显的鱼,或是定格色彩艳丽的珊瑚,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着神奇的海底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配上背景音乐,为幼儿营造美好的氛围。在之后的装扮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装扮美人鱼,并在生日歌和生日蛋糕的烘托下,在过生日的欢乐情境中结束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创设了“过生日需要装扮”这一情境,并选用背景音乐渲染氛围,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激发了幼儿想象和创作的欲望。
五、分层指导法,促进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
每个班既有能力强的幼儿,也有能力弱的幼儿。而教师对待这些幼儿的态度和指导方式,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展。尤其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促进幼儿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良好的发展。
如在开展美术活动“冰川来客”之前,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认知活动,让幼儿对企鹅的特征、种类、生活习惯有充分的认识,再让幼儿分组创作企鹅。在巡回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一组的航航说:“我要画一个最大的帝企鹅和最小的神仙企鹅。”说完他画了一只很大的企鹅和一只很小的企鹅。看到航航对企鹅的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表现出两种企鹅的特征,教师立刻在网上搜索帝企鹅和神仙企鹅的图片,让航航观察。很快航航就发现;帝企鹅的嘴巴尖尖的,有点长,脖子两边有黄色的羽毛,脚是黑色的;神仙企鹅的嘴巴有点短,脚是红色的。航航把发现的这些细节融入自己的画中,表现出了帝企鹅和神仙企鹅的特征。第二组的浩浩想画企鹅爸爸、企鹅妈妈和企鹅宝宝,但因为不会画而迟迟没有动笔。教师肯定了他的想法,并提示浩浩:宝宝是小孩有点小,妈妈比小孩大,爸爸是最大的,你可以试试画出三只不同大小的企鹅。浩浩开心地画了起来。第三组的妮妮拾起头来说:“老师,你帮我画个蝴蝶结吧,我想画一只漂亮的企鹅。”教师看到妮妮在需要画蝴蝶结的地方全部涂上了黑色,再画蝴蝶结也很难出效果,便鼓励她到百宝箱里找找有什么替代品可以使用。很快,妮妮找到了即时贴,她剪了两个三角形贴成一个蝴蝶结,然后开心地给同伴看她的作品。教师在巡回观察中发现了不同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并给予幼儿分层指导,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
在以海洋资源为背景的美术活动中,教师综合并灵活运用以上指导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绘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也获得了美的感受。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