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9-20 10:47:36
幼儿园数学领域“学”与“教”的研究之五
数学是对结构与关系的抽象,规律排序是按照一定规则来组织事物顺序的活动,是体现数学本质特征的重要活动。通过规律排序活动,幼儿可以体验和概括事物的内在规律,促进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锻炼数学思维。
依据抽象概括水平,幼儿规律排序的学习包括复制规律、创造规律和表达规律三个层次。在规律排序的学习中,中、大班幼儿会有哪些表现?当幼儿出现典型错误时,教师该如何指导?通过对中、大班幼儿的课例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学习复制规律
正确复制规律进行排序是幼儿创造规律需要的前期经验。因此,规律排序的基础是不断尝试复制多种规律。
在中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任务情境:教师依次出示含有AB模式排列规律的几张照片(滑梯上颜色交错的围栏、幼儿园大门上颜色交错的栏杆、公园里交替的花坛与石凳),让幼儿直观看到生活中物体的规律排列。“你看到了什么?滑梯上的栏杆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在这个排列中重复出现的是什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滑梯的栏杆是按一红一白的规律排列的,后面一直重复前面这组规律。”“你们可以用身边的玩具材料排列出和照片中一样的规律吗?像这个样子摆一摆。”这一环节后,出示含有较为复杂模式ABB的照片(操场上的不同颜色的障碍墩),引导幼儿发现规律还可以发生变化,并尝试模仿复制。
大班与中班的任务情境基本相同,不过增加了难度,呈现多种模式照片。在幼儿有一定规律排序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依次出示含有不同模式(AB、ABB、ABBA)排列规律的生活照片(桥上的栏杆、公园里交替的花坛与石凳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不同排列规律的物体。“你看到了什么?栏杆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在这个排列中重复出现的是什么?”“你们可以尝试利用身边的玩具材料排列出照片中的规律吗?像这个样子摆一摆。”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不同模式,并尝试模仿复制。
●“学”
中班大多数幼儿能够识别和复制简单规律。中班幼儿能发现照片中物品的排列有一定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规律,“一个红栏杆一个白栏杆,又一个红栏杆一个白栏杆,这样一直重复”。幼儿能用提供的材料复制规律,如“红积木、黄积木一红积木、黄积木……”或者“木棒、盒子一木棒、盒子……”但可能会有幼儿排序不完整,如在排规律AB时,出现“木棒、盒子一木棒、盒子……木棒”这样排序不完整的情况。中班幼儿对模式内元素数量多或数量有变化(如ABA或AAABB)的规律掌握起来有困难,表现为难以识别规律或排序混乱。如有幼儿用彩笔和胶棒排规律ABB时,排成“彩笔、胶棒、胶棒一彩笔、胶棒、胶棒一彩笔、胶棒一彩笔、胶棒、胶棒”,中间出现混乱。
大班幼儿能够复制复杂规律。大班幼儿虽能识别复杂规律,但当模式内元素数量增加或排序方向发生变化时,部分幼儿出现排序不完整或排序混乱的情况。如,幼儿选择ABBA模式排序,出现“ABBA—ABBA—ABB”这样排序不完整的情况。还有幼儿在排序方向改变时,出现“ABB—ABB—ABB—AB—AB”这样排序混乱的情况。
●“教”
用圈画突出模式单元
识别规律是复制规律的基础,识别规律需要幼儿将规律划分为一个一个的模式单元,识别其中不断重复的结构。因此,不论是针对中班还是大班幼儿的活动中,我均采取了圈画模式单元的方式帮助幼儿识别规律。当幼儿说出“一个红栏杆一个白栏杆,又一个红栏杆一个白栏杆”时,我就在照片上将“一个红栏杆和一个白栏杆”圈画在一起,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模式结构。尤其对较为复杂的规律来说,这个方法既清晰又直观。
用“神奇魔法圈”引导幼儿自主检验模式单元
针对规律排序不完整或排序混乱的问题,我用“神奇魔法圈”(用颜色鲜艳、形状可变的毛茛制成)圈出模式单元,帮助幼儿学习规律排序的核心知识点:模式单元重复出现。由于幼儿容易在模式单元的重复中出现混乱,用“神奇魔法圈”圈出模式单元就可以帮助幼儿在重复模式时自我检验。这一教具效果十分明显,既能帮助幼儿检验出排序混乱的错误,也能帮助幼儿发现规律排序的不完整,启发幼儿延伸规律排序:“你觉得这个规律结束了吗?你知道接下来摆什么吗?摆什么就完整了?”
二、学习创造规律
幼儿对规律排序有一定的经验后,教师在生活、游戏及集体教育活动中,就要鼓励幼儿运用和自由创造规律,如开展“为植物园设计规律围栏” “运用规律装饰美化我们的教室”等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