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9-17 13:38:28
二、利用评价环节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策略
为了有效利用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教师不妨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重视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
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随意忽略或省略。“评价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欣赏、评价自己及同伴绘画作品的机会。相对于绘画过程来说,评价过程需要幼儿调动自己的视、听、触等感知觉,在感知面前绘画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想象、比较、判断,并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可见,评价环节诱发了幼儿的复杂心理活动,不仅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大发展,而且使审美体验得到丰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即便当时时间不允许,教师也可以在自由活动时段或专门安排一次美术欣赏活动,组织幼儿对已经完成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作品
整个幼儿阶段,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给予特别的关注。美术欣赏活动也是如此。即便是在绘画活动后让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只有当他们对作品感兴趣时,才会真正投入地去感知、去欣赏,进而理解作品的意义,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说出对绘画表现内容和情感的评价。这意味着,在绘画活动的评价环节,教师不应指定幼儿评价哪一幅特定的作品,而应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去评价。当幼儿评价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时,他们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觉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
理解作品是幼儿评价绘画作品的基础。再伟大的作品,如果欣赏者缺乏相关的艺术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即使它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欣赏者面对它也会无动于衷。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幼儿。如果幼儿对一幅作品看都看不懂,就谈不上理解或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组织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时,应确保每一个幼儿拥有相关的审美体验或生活经验。这意味着,教师在组织某个评价活动前,应让幼儿先具有相关生活经验。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T老师先组织本班幼儿去参观一次小学,就能为其组织的评价活动做好必要的铺垫。
4.灵活运用多种组织方法
在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或作品特点,灵活选用对话法、多通道欣赏法、游戏法、故事法等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常用方法。例如,对话法要求教师围绕作品,通过回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这种对话应在师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也要求教师讲究提问的方式。教师应尽量少用“你喜欢这幅画吗”这类具有意义诱导且过于笼统的提问,而适于用具有启发性且有一定指向的提问,如“你喜欢这幅画的什么地方”。又如,在多通道欣赏方法中,教师除了让幼儿看之外,还可以借助听觉,视觉,身体动作等多感官通道,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如让幼儿欣赏与月夜相关的美术作品时,可以配以婉转、优美的《二泉映月》,幼儿在听音乐的同时观察作品中月光下的景物,或闭上眼睛想象月光下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