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9-14 10:53:48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生成策略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把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停留在注重教师静态知识的传递转变为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作为儿童发展的“援助者”,由单纯的“知识传授人”,变为幼儿“学习的引路人”。
当幼儿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及未知世界发出疑问的时候,教师是停留在我们的活动已经安排好了,必须按照活动的安排来进行呢?还是跟着孩子的兴趣、发现、需要,生成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探究科学的兴趣呢?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让生成更有效,是值得一线教师讨论的问题。
为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对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有效生成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关注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生成活动关注在先,仔细观察并深入分析幼儿的行为,真正了解并正确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顺应幼儿的意愿和发展,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要求强加给幼儿。凡是能让孩子想的让孩子想,能让孩子做的让孩子做,顺其自然,促其发展。在下面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幼儿对气球变大变小的过程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及时生成了活动“变化的气球”,来帮助幼儿解开疑惑。
案例1:小班“变变变”主题背景下的科学活动——变化的气球
我们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了观察了解,即在科学活动区投放相应的材料:颜色各异的气球若干(有些充气、有些未充气)以及打气筒。通过观察、提问,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对气球的颜色、形状等基本特征已掌握,他们关心的是:“老师,我想让气球变大。”“咦,气球怎么又小了?”这两个问题。于是我们即时生成科学活动——变化的气球(活动一:气球变大了;活动二:气球变小了)。在“活动一”中,孩子们有的拿着气球吹(因年龄小,大部分幼儿失败了),有的孩子摆弄着打气筒研究哪里是出气孔,阀门怎么踩。不一会儿,他们合作成功了!只见一个孩子拿着气球,并把气球套在出气孔上,一双小手紧紧握住,另外一个孩子则踩在阀门上,拼命地踩。孩子们手拿着亲手变大的气球,很有成就感。在偶然中诞生了“活动二”:张轶铭拿球的手不小心松了一下,气球一下飞得很远,还发出好听的声音,越变越小,掉在地上时已经瘪了。孩子们对这一现象好奇极了,纷纷模仿。有的孩子大叫:“老师,我的气球飞起来了!”有的孩子问我:“老师气球怎么会变小呢?”我引导孩子们用手、脸去感知气球里跑出来的是什么,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做了小实验。有的孩子哈哈大笑:“痒痒的,好舒服啊!”有的孩子索性告诉我说:“是我们吹进去的气!”
策略二:“跳一跳,摘得到”——寻找最近发展区
对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孩子们研究的兴趣非常浓厚,同时问题逐渐暴露。在下面的案例中,孩子们表现出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教师在倾听幼儿对话的过程中,证实和发现儿童已经了解什么、具有哪些经验,进而鼓励儿童的探究行为,并试图去估量和发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是大家熟悉的概念之一。在这个概念中有两种行为水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最近发展区是指这两种水平之间所存在的一个区域,儿童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就是帮助行为变为独立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经历认知冲突,所以当孩子们围绕某个话题产生较大的冲突时可抓住时机考虑生成活动。如中班幼儿已初步具备了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加上小朋友对小动物、小昆虫的兴趣浓厚,于是我们在“昆虫”主题中及时生成了“蚂蚁王国”的活动,活动效果也是较好的。
案例2:中班“昆虫”主题活动中的科学生成活动——蚂蚁王国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教师带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不一会儿,教师停下了脚步,只见队伍后面的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在研究什么。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说:“看,蚂蚁在搬东西!”“蚂蚁真勤劳!”“蚂蚁要搞破坏的,它们偷吃我们的食物。”另一个小朋友说。“对,白蚁会把屋子都啃掉。”又一个小朋友说,“前天我家厨房里有很多蚂蚁,奶奶用水管把它们冲走了。”大家纷纷对蚂蚁产生了兴趣。我就说:“请小朋友回家查查资料,问问爸爸妈妈,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于是,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上网查找的有关蚂蚁知识的网页;下载了有关蚂蚁的一些图片:捕捉了一些蚂蚁放入观察区……教师就此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蚂蚁的研究活动。
在“蚂蚁王国”这个主题活动的进行中,教师妥善地处理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并且以“生成”为主,“预设”为辅,在培养幼儿探究“蚂蚁的世界”的同时,渗透到五大领域的方方面面,利用教学活动和环境的布置,将主题推进,是“预设”和“生成”有机统一的成功案例。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