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9-12 16:39:39
二、调整优化。有效解决的实践尝试
(一)优化运动区材料的投放。一是发动家长资源,进行材料制作优化。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向家长发出倡议,每月亲子制作一样体育器械,满足了幼儿户外自由游戏的需要。如自制布艺飞盘和骰子等系列运动性器械,实用、有趣、灵活,一物多玩,特别适合幼儿游戏、玩耍,丰富了我们的运动器材资源库。二是增添辅助材料,对材料进行自由组合。有些材料在玩时增添一些辅助材料后可以激发幼儿更多的创新玩法。如幼儿在玩皮球时,有时候玩腻了在地上拍球、滚球,如果投放几张小椅子或者几张海绵垫子,改变玩球的场地,就又能引发幼儿更多的创意玩法,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三是优化材料分类,明确活动目的,幼儿自主管理。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合理划分,设置钻爬区、跑跳区、平衡区、攀爬区、投掷区、球类区、车类区等,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挑战。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各区域活动内容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进行适当的调整增添,以不断适应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在指导活动中更加明确目的和效果。在整理环节,挑选几个组长或值日生负责整理材料分类摆放,有利于幼儿自主分类整理材料,自由取放,自主管理器材,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四是注重差异,材料选择适宜。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同时考虑到幼儿年龄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幼儿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提高。不同的材料,同一个目标。如“钻爬”,提供的材料有适合小班幼儿的爬爬垫、钻山洞等,也有满足中大班幼儿向高处钻爬的竹梯、网梯、轮胎等。同一种材料,不同的差异。有的是轻重差异,如米袋有5斤、9斤、13斤;有的是大小差异,如轮胎有大卡车轮胎、轿车轮胎、自行车轮胎。五是材料隐性指导,让幼儿体验成功。隐性指导策略主要体现在体育材料上作指示标记等,使该器械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用教师一一讲解、指导,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该怎么玩,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自主性、-参与性。如我们用纸板制作的“压路机”,供幼儿钻爬。一开始没有任何暗示标记,孩子们在钻爬的时候往往会偏失方向。后来,教师在“压路机”上进行了加工,画上了两条标记线以及两只“小手印”,暗示孩子爬行时,两只手要摁在线上不会偏失方向,小小的暗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六是材料与民间游戏有机结合,优化活动内容。充分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素材,对民间游戏的玩法进行拓展和创新,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各种玩法落实到运动区活动中。如跳皮筋,活动前分发皮筋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让孩子们尝试各种玩法和跳法,然后结合“马兰花开”的民间游戏整理出适合各年段的有效玩法、跳法。
(二)教师在运动区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一是幼儿自主挑战,激发活动兴趣。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在鼓励发展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到学习,变成自我激励者,自我学习者。”因而教师要以欣赏者、支持者的态度,尽量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激发幼儿内在驱动力,运用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经验,提高其挑战能力。如在大班幼儿的投掷活动中,尝试让幼儿记录自己每一次的成绩,激发其挑战别人的内在动力,鼓励他一次又一次进行活动。二是运动区活动是开放的体育活动,放开的是幼儿的手脚,但不放弃教师的指导,在开展活动中一定要把“安全和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环境的创设、常规的建立、器械的添置和更换、内容的安排等工作。在活动中,教师首先是一个观察者。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教师才有发言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指导中要体现参与性、民主性,当幼儿在运动中产生新的玩法时,及时的评价指导和交流,能使幼儿对已有经验做及时的概括和提升,从而萌发出更多的运动方法;当幼儿在活动中做出危险动作时,师幼的共同评价与讨论能让幼儿意识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教师还可以以游戏的角色介入指导,分享一物多玩的方法,体验交往合作的快乐。
运动区活动是实现幼儿园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运动需要的幼儿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自主的运动机会,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会发现幼儿更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让幼儿在运动区活动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