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9-07 15:24:15
在班上我发现有些幼儿因为心理或多或少的不健康而导致想象力贫乏、口语表达能力差。心理不健康其表现为心理脆弱,害怕受到伤害、封闭不合群、自卑等。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这样的呢?原因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以及幼儿园的。作为一名老师,应明白老师的过分压制和过分的严厉等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抑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我们发教育者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这一点常常被多功能忽视,从而影响到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深,让我感觉到家长对教师的无奈和渴望。
有一天,我和一个孩子的爸爸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件事:他女儿小时候很喜欢弹琴;结果他就让女儿去学琴了,女儿刚开始时很热情,可后来她不弹了,问她为什么不弹了、女儿说;“教师说我笨、教都教不全,我以后再也不弹琴了”这位爸爸说完边叹气边说;“孩子如果碰到一个不好的老师,那真是孩子的不幸,老师更应注意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听完,不得不让我反思,家长对好的老师的渴望是多么的迫切就算孩子没有这方面的悟性,但是既然她们来学习,我们教育者应给予的是鼓励、是帮助、是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不能随意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和破坏他们学习的热情。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才算是一个好老师呢?我的理解是老师必须自己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平时除了教引他们学知识外,更应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她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为他们将来形成健康人格打上基础。
在工作中我认为应该注意: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班
一位心理健康的老师,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幼教事业有信心,并具有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的能力,有独创性;能动用有效合理的方法解决工作,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和与他人和谐相处;以自己的活跃思维带动幼儿思维的活跃,思维活跃了,想象力也就丰富了。
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
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避免老师的语言挫伤孩子的自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知道巧妙的运用语言,那语言的魅力将会使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的语言应多带一些幽默,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赏;应该少用那些严厉的指责、体罚、责骂。在上课时,一般都是以弹琴的音乐促使幼儿坐好,但当弹琴也无济于事的话,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大声的嗓门命令他们坐好,或是敲桌子示意他们坐好。如果我们用表扬的方法:不坐好的幼儿不去理会,而是不断表扬坐得又快又好的小朋友,其它小朋友看见坐好得表扬,也就赶快坐好了。点名批评的方法应少用,这样既不影响幼儿的心理,也不影响上课的情绪,自己组织活动起来也觉得轻松、愉快。有一次吃饭,孩子们很吵,老师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来了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太吵了,我们快点把他们请出去,不要吵着我们吃饭。”结果他们听了都笑起来,笑后安静下来,这就是语言幽默的魅力所在。还有一次,在玩“传话”游戏,老师让小朋友传的话是“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最后一个小朋友却说是“小朋友们有手榴弹”,结果他们为了不受批评,忙推卸责任,而我则是笑着说:“小朋友有手榴弹”、“小朋友们真能干”有点象,挺有趣的嘛!这样既不会伤害幼儿的自尊,也让我的游戏始终保持愉快的气氛。要知道孩子还小,应允许他们犯错,在孩子犯错时,不直接地指出其错误,而是以树立正确的榜样,表扬好的,先肯定后鼓励,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从而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