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8-30 10:27:06
小析家庭教育
幼儿——今天是祖国的幼苗,明天便是参天的栋梁;今天是稚嫩的童心,明天便是民族的骄傲。用人类的千年的灿烂文明和现代人的智慧结晶,哺育幼儿茁壮成长,是每个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一降生,家庭就是第一个归属的群体,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师,所以更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长。”这说明重视幼儿时期的精心培育是何等重要!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小抓好品德教育,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位新人打下坚定的基础。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
在报纸上,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不良少年滋事的消息,以为因犯案被送去管教的孩子们父母的话。这些父母总说:“我们平时就千叮咛万嘱咐,引导孩子,没想到他还会……”
爱子与父母离心离德,在外为非作歹,那种悲哀心情绝非局外人所能体会。相信那些家长都在无以言喻的痛苦中,想尽办法在为挽回孩子的心而努力着。
但是,每当听到不良少年的父母说这些话时,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些不良少年的婴儿时期儿父母究竟是怎样跟孩子一起渡过的?很可能,从那时起到现在,他们忽略了“子女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这回事吧!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潜移默化地产生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在和父母的朝夕相处中,会自然而然地受到父母言谈举止的熏陶,打上父母的“烙印”,成为父母的影子。家长的言行对幼儿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这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育。幼儿对父母生活、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情感上的依恋关系,使幼儿常以父母为自己的榜样,因而这种教育又是最富有情感的。幼儿最初的道德概念、是非标准都来自于家长对他的教育。父母是幼儿最直接的榜样。
因此,家长的教育素质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合理的教育素质结构有益于幼儿的发展,而不合理的教育素质结构则会妨碍幼儿的发展。
1、家长合理的教育素质结构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具有较高的修养、丰富的知识、教育义务感、威信、理智,就能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促进孩子的发展。幼儿家庭教育证明,家长具备较好的修养和较高的威信,就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无形的影响。
有个小女孩,在幼儿园里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后面一个男生把她衣背的“草莓花”抓下来了,她把“草莓花”捡起来,装在衣服的袋里,继续玩:带班的老师问她:“为什么不报告老师?”她平淡地说:“王聪不是故意的,我在这里早已原谅了他,回家我叫妈妈帮我缝一下,不就好了吗?”孩子的宽容和家长生活中的榜样是分不开的。据带班的老师反映,这个小女孩的母亲是个售票员,在单位里,总是节假日上班的时间最多,任劳任怨。母亲良好的作风和人品,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家庭教育的实验研究也证明,父母具有丰富的知识、教育义务感和理智,就会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加以拒绝,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也不马上答应,而是延迟答应,以培养孩子的耐心等待的品质,使孩子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证明:耐心等待的孩子比同龄人更稳重、可靠、聪明、自信,更受同龄人的欢迎。
2、家长教育素质结构的偏差会阻碍幼儿的发展
家长自身修养差或知识贫乏、教育义务感不强、没有威信、不够理智,就会从不同的方面,制约幼儿的发展。比如,家长修养差,自私自利、好贪小便宜,并唆使孩子在幼儿园挑好的玩,拣好的吃,表面能看是为孩子好,实际上则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教育义务感不强,特别是父亲不能很好地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则对幼儿的发展极为不利。国外研究证明,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你有母亲的赞扬是远远不够的,父亲对孩子的赞赏有更大的效果,父亲如果不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则不能为男孩树立一个母亲之外的大人形象,仅让孩子感受异性的谈吐、举止、容易导致人格的扭曲,并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的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地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所以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