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7-12 17:05:51
通过以上列式,以数学语言的方式总结表达出来,得到结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从而得到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用字母公式表示除法与比之间的联系:a÷b=a∶b(b≠0)。同理通过分数与除法关系,可以揭示除法、分数与比之间的联系:a÷b=a∶b(b≠0)。
从中发现,这个片段学习过程,正是从一些具体数学例子,去掉非本质的属性得出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来学习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数学问题时,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许多不同类型数学问题,可以概括相同数学模型。例如,小学数学中平均数应用题、归一应用题、行程应用题等,所具有的相同的数学模型是:总数÷份数=平均数(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平均数)。可见,数学模型是一种数学抽象,它抛开了一切非本质的属性,阐明了系列问题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特征,并用数学符号加以表述。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建立数学模型,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成功解决问题,深入模型应用
数学建模的目的是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系列数学建模的过程,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学模型。建立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对解决该类问题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如“鸡兔同笼”问题学习,就是通过“鸡兔同笼”这样的一个有趣情景,使学生在脑中牢固建立起“鸡兔同笼”的模型,再在解决问题中用上这种模型。
如问题:“连芳的储蓄罐中有1元的硬币和5角硬币共100枚,总面值是60元。问1元的硬币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解答此类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觀察、猜想,试着把1元的硬币看成“鸡”,5角的硬币看成“兔
”,再运用已学过的“鸡兔同笼”模型来解决:1元的硬币数量:(60-0.5×100)÷(1-0.5)=10÷0.5=20枚;5角的硬币数量:100-20=80枚。通过这样的转化,使问题得以具体化、模型化,从而轻而易举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模型思想的魅力,从而更加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数学模型无处不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理解、把握并加以运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重视模型思想的渗透,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应用数学模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让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提高数学素养的过程。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