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7-10 14:50:38
下面就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和大家分享:
(1)在故事中“外套变背心”时,老师提出的问题
“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说出来,并尝试自己剪出背心,在黑板上陈列的背心有大有小。
(2)老师接着提出了问题“怎样才能剪出最大的背心”,再让孩子们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3)老师接着讲故事“背心变手帕”时又提出问题,“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让孩子们扩散思维,说出不同的答案,然后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剪出不同的物体,在孩子操作之前,老师又提出“怎样剪才能是最大的?”以巩固刚才得到的认知“剪的越少,得到的越大”。
在之后的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都是激发幼儿主动思考,发展幼儿创新性思维和个性思维,教师预设的都是开放性的,引发幼儿思考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看看讲讲的愿望,最终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了故事情节。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问题与活动主题的联系性。其次,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第三,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和挑战性。第四,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在提问时我们可以把握一些小技巧:
提问的思路具有启发性;如:多问为什么?谁知道?谁能告诉我你的发现?
提问的角度具有开放性;如:还有什么?谁能想出不同办法?谁能说出和别人没有说到的?
提问的范围具有适宜性;如:在我们身边……你发现了什么?在家或幼儿园你看到了什么等。
提问的方式具有互动性;如:比一比谁的,试一试谁办法多?,探索…的秘密等
另外,在整个活动的进程中,教师还要留给幼儿提问的时间与机会。让“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进行有效的回应
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来自幼儿的多种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回应,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到底怎样做到有效回应呢?
(一)活动前多做功课,为有效回应作好准备
1、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
为幼儿准备材料的同时,教师对活动内容中有关的知识点和相关经验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2、充分预设
提问是可以设计的,同样回应也是可以预设的。我们要课前思考当自己抛出问题后,不同幼儿可能出现的反应会有哪些?自己应如何回应才是适合的、积极有效的?只有在预设充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幼儿。
(二)活动中紧追幼儿,灵活运用回应策略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孩子绝不会乖乖地走进教师预设的教学模式中,总会有一些突发奇想,生成我们毫无准备的新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紧紧追随幼儿,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耐心地与幼儿一起探讨、发现,要时刻准备接住幼儿突然抛过来的球,采取多变的回应策略,灵活有效地回应幼儿。
1、认真倾听
2、积极追问
当孩子表述不清时,通过追问能帮助孩子表意明确。
当幼儿回答偏离主题时,通过追问能使孩子的回答找回方向。
当孩子回答单一、思维从众时,通过追问能为幼儿拓宽思路,找到更开阔的道路。
3、及时归纳提升
规范而生动的小结性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将原有的零碎的经验进行归纳、提升与拓展。
孩子的经验往往比较零散,语言表达往往也是很随意的,不能反映问题的主旨,这时就需要教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分辨哪些是有益的经验,并顺着孩子的话把他的意思重新组织复述,把幼儿原本冗长、不清晰的表达意思提炼成一句精简的话,隐性地教给孩子一些清晰优美的语句。例如在讲到被夹的作用时,有小朋友说:“被夹能把被子夹住。”这时,教师就进一步提升:“对呀,有了被夹,就能把被子牢牢地夹在晾衣竿上,不怕被风吹走。”这样的提升一方面及时帮助幼儿梳理了已有的粗浅经验,另一方面教师工整规范的语言会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在这种语言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自己的语言也会日益丰富起来。
4、适时评价
适当、及时的评价,也是有效的回应策略之一。评价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是肯定、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示。 评价应有具体的内容,应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或方式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你真聪明”“你真棒”却不告诉孩子聪明在哪里,那只会使这句评价越来越成为一句空话。
要开展好一个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外,还有很多的因素,如教师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教学风格等,这些因素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去反思。希望我们大家能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