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7-06 16:45:32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社会行为据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或集体有利的、建设性的行为,如帮助、分享、谦让、关心、安慰和合作等;消极行为是指对他人或集体具有侵犯性、破坏性的行为,如推打、抢夺、骂人、招惹、嘲讽、威胁等。
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人的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学前期,儿童的各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但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如在积极行为方面,儿童合作行为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分享和帮助行为,安慰行为最少.(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积极行为逐渐增多。但也有研究发现.互助和合作等行为并不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多,有的甚至出现减少趋势;在消极行为方面,儿童的身体攻击行为(如推打、抢夺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言语攻击行为(如骂人、嘲讽等)逐渐增多。(3)在性别方面,一些研究发现,儿童积极行为的性别差异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并且这种差异随行为类型、行为情境的不同而变化,妇女孩的友善、体谅和分享行为明显多于男孩,而在比较危险或需要帮助的情境中,男孩则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帮助行为、在消极行为方面,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冲突性、攻击性的行为。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已有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但是对于幼儿不同类型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与性别特点,自然、环境与教育因素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尚缺乏全面、深人的探讨。因此,本研究着重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假设如下:
①幼儿积极行为多于消极行为,并且其水平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②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
③在幼儿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中,自然与教育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儿童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用中,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类因素可能起着不同作用;
④在社会行为的发展上,男女幼儿间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和充实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发展和社会行为发展及其成因的理论,而且可为科学、有效的社会行为培养和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1、抽样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5所不同类型幼儿园中抽取12个班435名幼儿(男222名,女213名)其中小班幼儿119名(男60名,女59名);中班幼儿146名(男78名,女68名);大班幼儿170名(男84名,女86名)。
2、研究方法与工具
(1)问卷、根据已有关于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工具,征求专家和教师的意见,编制了“幼儿社会行为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个维度。其中,积极行为有帮助、创分享、合作和谦让,消极行为包括推打、骂人、抢夺和招惹。问卷的填写方式为五等级评定法,从很少、较少、中等到较多、很多,分别记为1、2、3、4、5分。问卷中积极行为部分的分半信度为.84Alpha一致性系数为.88,消极行为部分的半信度为.88Alpha一致性系数为.88。
(2)行为观察。在幼儿与同们的游戏中观察其各类积极和消极的行为表现。观察前主试先进班与幼儿熟悉,以减少幼儿对主试的陌生感。在此基础上,对每们幼儿的室内室外自由游戏各进行10分钟的观察,详细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种类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行为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和产生背景,即儿童当时所进行的活动等。
3、研究程序
(1)确定研究变量、编制研究工具。在此基础上,在小范围内进行预实验,对研究工具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确定工具。
(2)被试取样。方法见前。
(3)收集数据。①培训方式:主试由学前心理与教育专业研究生组成,专门集中进行培训,统一要求和明确注意事项。②施测:在幼儿园协助下,主试对幼儿进行观察,并集中组织教师填写问卷。填写前先向其详细说明问卷的填写方式,要求和注意事项,在确认教师理解后,由其单独填写。
(4)对数据整理与分析。用SPSSWIN9。0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等处理。
三、结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对幼儿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的发展,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的发展特点,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差异及性别特点等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幼儿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的发展水平和分布特点。
我们以P代表积极行为,P1、P2、P3、P4分别代表帮助、分享、合作和谦让四类行为;以N代表消极行为,N1、N2、N2、N4分别代表推打、骂人、抢夺和招惹四类行为,对幼儿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四类积极行为和四类消极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无论是从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总体,还是从各具体的积极和消极行为来看,幼儿在积极行为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消极行为的得分,这表明幼儿积极行为要稍多于消极行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在积极行为上的平均得分为3.00左右,这表明其行为表现主要处于中等水平,而消极行为的平均得分为 2.00左右,主要处于较少水平。
在此分析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幼儿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考察,见图1。
图1表明,无论是从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总体,还是从各类具体的积极和消极行为来看,幼儿在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分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积极行为方面,绝大部分幼儿是处于较多、中等和较少三个等线上,其中28.7%的幼儿积极行为出现较多,23.2%的幼儿积极行为出现较少,而38.7%的幼儿处于中等水平,积极行为很少或很多的幼儿比例都很小,仅为8%和2%左右。而在消极行为方面,绝大部分幼儿则是分布在很少、较少和中等三个等级上,其中消极行为很少出现的幼儿为 41%,尤其是在骂人行为上,55%以上的幼儿很少发生,约30%的幼儿消极行为较少发生,消极行为较多或很多的幼儿仅占10%左右。
2、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特点。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