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 2018-06-22 10:20:42
关于如何给孩子选兴趣班以及如何让孩子坚持下去,有多少父母没烦恼过呢?如果我们说,你们其实什么道理都明白,也比任何“专业人士”都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你们会不会觉得意外?竞争、比较、升学压力、销售顾问等外力让你们对自己在孩子教育上可能犯的“错误”变得越来越不宽容。焦虑让你们丢掉了本能。看完这篇文章,我们再把它找回来吧,好吗?
壹姐:尹建莉父母学堂金牌辅导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
1.
一个朋友的儿子跟我女儿同龄,今年从幼儿园毕业。他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是老师写给孩子的卡片。有一段临别赠言,大意是:你是一个好孩子,每天见到老师都会问好,很棒。每次运动课的表现也很亮眼。但希望你上小学以后,性格可以更沉稳一点,专心学习,跟同学少打闹。
结尾是:「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家长自己倒觉得没什么。不过这条朋友圈下面有一连串讨论。好几个人表示哪里怪怪的,有一种「糖衣炮弹」的味道。老师是在鼓励这个孩子,但本质还是在批评,至少是在评价。评价就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似乎孩子身上有一些特点是好的,有一些特点是不对的,老师已经替他划分出来了。
家长帮老师解释了几句。说这个老师人很好,对孩子也很好,很有爱。
我其实也有同感。从老师给每个孩子手写临别赠言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温暖的老师,当然不会有恶意。但正因为如此,这件事才显得很特别:一个温暖的,不带半分恶意的人,却不欣赏一个孩子在「活泼,跟同学打闹」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探索欲,好奇心,和人建立关系的愿望,以及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她也是煞费苦心,才找到一种温柔的说法,把她的批评包装成了祝福。
她殷切地祝福孩子失去这一部分特点。
也许在这个老师眼中,孩子是不应该太活泼的。
她的一片好心在于,或许现实层面上,那些「沉稳」的孩子是会收获更多,他们更易于与人相处,得到更多的正面关注。她想让孩子多具备一点这些特点,是没有错的。但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她看不到这只是外部环境的一个偏好,而是用一种针对孩子的、评价性的口吻说出来。就好像是在表达,每个人的内在禀赋天然可以被定义为正确或错误。不符合社会偏好的禀赋,最好改正一下。
当然,这是成年人的想法,也许孩子意识不到这么多。我倒不担心这个孩子真的会失去这些禀赋,我只是想祝福他可以更理直气壮一些。
2.第二件事,是我自己经历的。
我陪女儿参加一个兴趣班的试听课。女儿在里面上课,我在外面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断推荐我买课,我说:「等上完之后,看看孩子有没有兴趣吧。」
另一个孩子的母亲本来打算买课了,听我这么一说,也就说再等一等看。等孩子们出来了,她一把抱住了她女儿:「怎么样?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吗?」
小女孩说:「还行吧。」
「那妈妈给你报名,好不好?」恳求的眼神。
小女孩犹豫着点了点头。
工作人员问买多少节课,那个母亲打算先买几节试试看。工作人员建议多买一些,买得越多,优惠力度越大。母亲显然有点心动,她对女儿说:「咱们先买一年的课,你要好好学,不许像上次一样,学到一半就没兴趣了啊!」
小女孩说:「好吧。」
看到我们看她,那个母亲有点不好意思,解释了一句:「她上兴趣班经常是半途而废,浪费了好多钱。」又对女儿说:「这次要坚持住啊!」
小女孩有点不耐烦:「知道啦!」
这种对话我最近听得很多。我想,她们讨论的「兴趣」,真的是兴趣吗?是孩子的兴趣吗?真正有兴趣的活动,哪里需要妈妈求着孩子坚持呢?
我对那个母亲说:「她要是有兴趣,自己会坚持了。」
小女孩也说:「对啊!不用你提醒!」
母亲说:「你呀?你就是吃和玩两件事不用提醒,正经事哪件坚持下来了?」
小女孩立刻不吭声了。
母亲一拍女儿的脑袋:「兴趣都不在正道上……」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