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18-05-28 17:58:52
有人说,成功=20%智商+80%情商。可见,情商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然而很多时候,情商教育却被我们忽略了。能否培养出人格独立的高情商孩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对以下几个关键点的理解、把握和教育。
理解孩子的学习
-01-
鼓励孩子去感知环境
在天性和能动性的驱使下,孩子本身就有理解周遭事物的欲望。在目光所及的范围内,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多数情况下的确是“掌”握,也就是靠手去感知)。
-02-
想让孩子学习历史知识,就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
你为什么要吃饭 / 穿衣服,你吃 / 穿的是什么;
对别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听一听音乐传达了什么信息;
看一看画里有什么抽象和具象的东西……
-03-
大多数的学习都是自然而然的渐进过程
拿游泳来说,孩子先是下到水里扑腾,接着是在水里行走和吹气泡,最终会从基础的划水进步到潜泳。
换成数学,孩子先是背数字, 然后才是真正地数数——把数字和物体对应起来。
学习社会知识同样是渐进的过程,孩子要慢慢地理解关键性的概念。
-04-
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认知
大人要鼓励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对文化现象、事件和人形成自己的看法,独立辨清“起初”、“随后”、“最终”这些词的含义。
孩子也要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时间计划,也就是小计划,然后再将这种认知拓展到“年”、“世纪”、“时代”的概念上。
-05-
搞清楚孩子是怎样理解事物的
他首先要了解、体验和讨论概念。先是观察和触摸实物,然后问:
“我能试试吗?”
“摁哪个是开机?”
“开机后会出来什么?”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用电脑的?”
……
之后再通过设想和研究, 获得答案,最后是借用这类基本元素编成一个自己觉得合理的故事。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
-06-
教育有一条黄金法则,那就是“所有问题都是好问题。”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可能会让家长回答“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或者“为什么富兰克林在放风筝引雷电的时候没被电死?”
遇到这种问题时,家长的最佳答案应该是,“问得好,我们来研究一下”。
然后和孩子一起,去翻阅资料。这样一来,家长就为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知道该如何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士求助,以及如何从网上搜索信息。
-07-
不要担心自己在孩子面前出丑,孩子也不知道答案。
孩子们会效仿家长,向家长提供想法并展开合作,这样只需要几年时间,孩子就会自己做研究了。而且他会学到宝贵的一课:无知并不可怕。
-08-
如果被问到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家长可以反问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在涉及死亡、战争、犯罪、生殖这类棘手问题时,大人很难宽容地对待孩子的疑问。
我自己就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大人总爱说的一句话便是,“小孩子现在不需要知道这个, 等长大了就明白了”。我那时候还真的以为,等自己长大后,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在一夜之间浮现在脑海中。
小时候的我也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担心,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但都不敢说出来,因为大人已经抢先一步回绝了。
其实,孩子提问只是因为他看到或听说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还要注意,作答时不要给出过细的信息。大致地描述一下,不要太详细。除非孩子催你讲,再谈论细节。当好奇心得到满足时,孩子会让你知道。同时,不回绝问题也可以表现出你对孩子的信任与尊敬,即相信他具备理解能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