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夏磊 2018-05-10 19:54:15
做成长型的父母
孩子天生会模仿。
说话就是很好的例子。通常来说,宝宝有个话痨的妈妈,也会比较早学会说话。情绪也是如此,如果父母爱吵架,孩子性情也会受影响。
可是,你知道吗?如果你总能用成长型的心态来看待事情,总是用终身学习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这种思维方式也会无形中影响孩子。今天,就请 Dr.魏从大脑认知特点来讲讲,如何做一枚善于学习的父母,让孩子也跟着受益。认识大脑,从三个特点说起。
大脑总爱偷懒
你夸一个孩子聪明时,是不是爱说″这个孩子挺爱动脑筋″?
但其实没有人愿意动脑筋,大脑总会不自觉地偷懒。
大家平时喜欢刷朋友圈和微博,但是让你看有深度的书,你就开始犯难。因为你需要思考,需要理解,大脑耗能高,就不想做了;刷微博多简单,手指轻轻一划,新奇有趣,大脑不要耗能,就喜欢做。
做脑科学实验经常会用核磁共振扫描人的大脑,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看到人脑,有哪些区域是处于激活状态的。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没有任何思考任务,大脑的能量消耗也很大,成人的大脑占体重约 2 %,但却消耗了整个身体 20% 的能量。
正因大脑耗能极大,所以大脑会自动优化效能,尽可能把所有能量都花在刀刃上,能偷懒就偷懒。
大脑很好奇
小孩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你留意看小孩儿眼神,他们总是贼溜溜地四处扫望。不止小孩,成人也好奇,比如路上有车祸,吃瓜群众都围过去看……
大脑有很多内隐知识
我们日常学习的知识通常属于外显知识,就是说能够表达出来,写在纸面上。
但这些外显知识永远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知识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比如我擅长打羽毛球,你要问我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击球,我也说不出来,因为有些知识是内隐的,即使我大脑知道,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人类知识中有大量的内隐知识,无论是知觉的、运动的、知识的……还有些知识存在于情景,跟当时的背景和人有关,无法一一言说。还有些数据本身是高维的,但是表达出来就已是降维粗浅化,丢失了很多信息。
挑战大脑,你可以这样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熟知大脑特点,再逆向利用,学习效率就会提升。
对付大脑爱偷懒的诀窍
延时记忆:很多人喜欢做随堂笔记,然后培训完,笔记一合,就以为自己记住了内容,但其实大脑在偷懒,你写下并不代表你记住了。正确的记笔记方法应该是当时只记几个要点,稍后找个时间,通过回忆把笔记补全。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己查阅资料把这些地方弄懂,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组。
这在心理学上叫″必要难度″,因为自己生成的记忆会更加难以忘记。现在我们常常感叹自己记忆力下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内容获取太容易,自己生成记忆的机会减少了。绝大多数信息都是留在浅表,不提取,不和其他记忆连接,就难以记住。
考试:说实话,没有人不讨厌考试的。但为什么认知科学家们说考试好呢?因为这样学习有目标,有指向,记忆会增倍。
我曾经在上课前对学生说,″今天的内容非常重要,下一节课我会随机抽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们虽然会立刻哀嚎,但在巨大压力下,他们都会开始努力听课。结果也出奇好,全班同学的成绩平均分都有显著提高。切换场景:有一个小测试:让受试者在限定时间背单词,第一次在一个房间里,第二次在不同房间里。两次的效果会有什么不一样呢?结果是第二次的效果明显比第一次好。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记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跟情景连在一起的,不同房间的多样性情景,会产生不同的情景记忆编码,有效提高记忆效率。
交错式学习:以考试为例,假如复习科目有五六门。一种策略是先复习一门,掌握后再复习另一门;另一种策略五六门课交叉复习。这两种策略哪一种更好呢?答案仍然是后者。后者这种方法被称为交错式学习,更符合大脑认知规律。
善用好奇心助力学习
你是否有类似这样的经历:
老师发你一套历史书,三本一千多页,让你在这学期把书学完,你会不会觉得无聊,动力不足?但是,如果老师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你会不会觉得好奇心被勾引起来。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强烈的目标,你就会主动去看这本书。
开放式提问会给你无穷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我平时也会给自己提开放式问题,接着就会翻很多书,看很多人的观点,然后再综合各家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考。
学徒式的学习最有效
大多数知识都以内隐知识存在于大脑,如何获得更多的内隐知识呢?
大家都知道名校出生的孩子,成才率也偏高,除了名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他们本身素质高之外,还有一个容易忽略且重要的因素:同侪动力。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普通人想进入一个领域,有效的学习是直接进入相关情景,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围绕重要成员转。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事习惯、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这些东西不在课本上,在外面你根本学不到。你得靠近他们,做一些外围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就如同学习编程,你想从小白想进阶为大师,需要直接进入编程领域的社区,跟程序员高手交朋友,安静做一个学徒,观察他、模仿他,慢慢地变成他。
而孩子就是我们的学徒,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你塑造的家庭微环境,会深远地影响孩子的潜能。让我们每个人做一枚成长型父母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