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易新思维数学 2018-05-10 19:15:37
1、分析整理孩子的常错题型
这一角度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孩子出现错误的地方,是不是同一类型的题目,进一步还可以分析一下同一题型是不是错在同样的步骤上。如果确实存在这种集中出错的情况,那就说明这个孩子在这种题型涉及的知识点上没有学明白,而并不是家长以为的“粗心大意”。
一方面家长会因为孩子犯错的知识点难度不大,进而想当然地以为孩子是粗心;另一方面家长辅导作业的时候,与孩子的沟通不够顺畅,比如有的家长简单的问“这道题你是不会还是粗心”这样的问题,孩子察言观色之下自然会选择粗心这个相对更优的选项。
正确的问法也很简蛋,只需要让孩子讲讲他做题每一步骤的含义就可以了。孩子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甚至干脆瞎说一气,基本就是没学明白。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把没掌握的知识补扎实,往往就会出现明显的改变。
2、了解孩子其他科目的作业情况
粗心,绝对不会仅仅是在数学这一门课程上粗心,这个问题往往同样会体现在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如果您家的孩子,单单是在数学这一门课程上“粗心”,而其他科目没有类似的问题,那就可能不是真正的粗心,而是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孩子对数学这门课程出现了特殊的感受,比如兴趣下降、觉得枯燥甚至畏惧心理等等。
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好好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内心的想法,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改善,比如加强趣味教学、适度减负等等。
3、注意孩子写作业时的状态
这一点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自控力,或者说是专注力。如果孩子做作业 的时候,静不下心来,经常分神好动,比如要喝水、要吃零食水果、要看电视、要上厕所等等,这些都是自控力不足的表现,这种情况才是家长们嘴里说的“粗心”。
想要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其实是这几点里面最难的。首先最难的,就是家长自身需要有较好的自控力,以身作则才能给孩子正面的影响,不对自己高要求,光去要求孩子是没有说服力的;其次是减少环境干扰,既然要学习,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喝水吃东西上厕所,都需要提前做好,学习过程这必须专注;最后就是为作业订立奖惩机制,激励、督促孩子的学习。
这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规则一旦订立,就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不给孩子心存侥幸的机会。按规执行几次下来,孩子的侥幸偷懒心理都会有较好的改善,一旦心软打了折扣,孩子就容易得寸进尺,进而规矩也就名存实亡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