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4-23 10:48:31
人是社会型动物,而亲子关系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亲子对于每个人来讲,它不仅存在于儿童早期,而且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会对青少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亲子关系而言,依恋关系的形成不仅影响到家庭的稳固、父母与孩子的和谐,还会影响家庭的整体生存环境。
12岁前形成亲密依恋关系意义重大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依恋关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理解,她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滞后反应。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
现代家庭,亲子关系太亲密了,怕产生溺爱;关系疏远了,又担心孩子抱怨。如何把握关系的度,非常关键。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太多内容可以去说。这里单就亲子关系中,父母如何爱孩子,给大家一些建议。
我们怎么和孩子相处,
可以借鉴三个原则:
1、真诚;
2、同理心;
3、尊重。
第一、真诚。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你的情绪,你的想法,是诚恳的,开放的。 去年大热的电影,叫奇迹男孩。原著的题目更好,就叫奇迹,wonder。这里面有一句台词,在对和善良之间,选择做善良的事情。我套用一下这句台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在对和真诚之间,选择做真诚的事情。 真诚很简单的一点,父母自己做错了,一定要麻溜地给孩子道歉,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很多父母觉得一句对不起,怎么都说不出口。没什么说不出口的。我在孩子们4,5岁的时候,就一直跟他们说,妈妈是普通人,不是超人。是普通人就会犯错,是普通人就会累,是普通人,耐心就有限。有时候我错怪了孩子,弄清楚了,马上跟他们道歉。有时候我说话太急躁,冷静下来,马上跟他们道歉。生活里有很多小事,父母有时候真的说话口气什么的挺影响孩子心情的。
第二、同理心。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经历或者是从别人的角度去感受别人的感受这么一种能力。 大家老是说情商,希望培养孩子高情商。我认为,同理心是父母必须具备的情商之一。
有些父母常常问我,我们碰到这样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怎么做。很多时候,你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视角,别人这么说你,别人对你做这样的事情,你会不会觉得舒服。将心比心,你这样想想,很多事情,其实都能想得通了。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无比正义,我又不打不骂的,我讲道理,为什么他听不进去?一个方面,孩子还小,单单靠讲道理,就指望他们自觉去做到,很多时候是很不现实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讲道理的时候,其实你要想想,你是怎么讲的?你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我认为,你考虑孩子的感受更优先于讲道理。这就是我说的,在真诚和对之间,选择做真诚的事情。你去看到孩子的感受。
第三点,尊重。在为人父母的领域,就是,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尊重他的,接纳他的气氛。 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挺难。 要做起来,也必须要具备前两点,真诚和同理心。相信他们能做好,给他们自信,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变得有责任感。
孩子需要父母尊重他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父母的附属。他的思想、感受、所有物都需要成人的尊重,例如:在他专注一件事情时,不去打扰他,便是一种尊重,叫唤他时,口气轻柔些,也是一种尊重;动用他的东西时,当然也应先征得他的同意。或许,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的东西还不是父母花钱买的,何必要经过他的许可呢?可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尊重所带给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对孩子的一生却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也要培养尊重自己的习惯。有些妈妈把先生、孩子、亲戚、朋友等任何人的需要都看得比自己重要,总认为自己委屈一点没有关系。于是,专吃家人的剩菜剩饭、舍不得给自己休闲时间,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等等。如果有这种倾向,父母应该告诉自己:“我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一样重要,我也是值得被尊重,需要被照顾的人。就像切蛋糕时,不要忘了也给自己留一份。”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