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4-18 10:00:3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让幼儿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1]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包括提出疑问、观察分析、做出猜想或假设、验证猜想或假设及得出结论等步骤。适宜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走进科学、理解科学,奠定科学学习的基础,还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的问题分析能力、困难解决能力和交流思考辩证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不断提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幼儿园的实际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却经常容易步入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过于注重科学探究的形式
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涉及“猜想”与“验证猜想”两个环节。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和科学理论进行的合理猜想与假设不仅能够激起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能打开幼儿的思路;对于合理猜想的“验证”则能让幼儿对结果与假设之间进行逻辑性的理性思考,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然而在许多幼儿园现行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却往往拘泥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流程表面,过于注重探究的形式,忽视了探究活动的本质要求和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质。
在探究活动中时常会出现为了“验证猜想”而进行“猜想”的现象。例如,在某幼儿园大班的《神奇的紫甘蓝汁》科学活动中,教师先把紫色甘蓝汁滴在水中,水变成了紫红色;继而又滴入苏打水中,苏打水变成了绿色。正当幼儿对这一科学现象感到惊讶时,教师出示了一张实验记录表与其它溶剂,让幼儿猜测紫甘蓝汁滴入这些溶剂后是否会变色、会变成什么颜色。在幼儿大胆的“猜想”之后,实验记录表的猜想栏里五颜六色。随后,教师说,“我们来验证一下吧!”,便与幼儿一起对“猜想”进行“验证”,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实际上,该科学活动中的幼儿并没有关于紫甘蓝汁遇酸变红,遇碱变绿的科学知识经验,因而本该是红、绿两色的猜想栏最后变成“五颜六色”,这种没有依据的“猜想”实际上是“瞎想”。这种“猜想”环节确实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得出实验结果的欲望,但在幼儿没有任何与实验结果相关的过往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这种“猜想”并不符合科学探究中合理猜测的要求,因而也没有“验证”可言。教师只是为了“验证猜想”而设置的“猜想”环节,并不明白探究活动中“验证猜想”对于幼儿科学的思考、推理能力发展的意义。
误区二:探究活动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足
实验结果是科学探究的目标之一,对于活动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中,很多教师都会过于追求科学活动的结果,却忽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语言的严谨性不足
严谨性是科学的重要特性,科学探究中要使用严谨的科学术语。然而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许多教师没有做到准确、规范地使用科学术语,常见的问题包括科学名词、概念的混淆,例如把“多面镜”和“多棱镜”混淆,以及科学活动中日常语汇的混用。笔者曾在某幼儿园小班的《西红柿和黄瓜》科学探究课中,亲见教师口头轮换着使用“西红柿”、“番茄”、“洋柿子”等名词,造成部分幼儿对教师语言指示的迷茫,影响了科学活动的顺利进展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
此外,部分教师极易在探究的示范环节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操作演示上,忽略了操作讲解中科学术语的使用,经常用“这个”、“那个”、“这里”、“那里”等指代词替代物品和操作动作。例如在某科学探究的示范环节中,教师在用滴管吸取试剂分别滴入食盐水、苏打水等中时,一边操作一边说道,“……下面我们用滴管吸一些试剂……好,下面我们把它滴在这里……小朋友们快看!发什么变化?”即使有些时候这些指代词不会影响到幼儿对探究内容与结果的理解,但这会影响幼儿严谨科学语言的习得与使用。
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明确活动所涉及的科学概念,准确地使用科学语汇,引导幼儿从小树立规范科学用语的意识与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二)实验操作工具的规范性不足
科学小实验是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常见形式,了解并正确使用常见的实验工具,如烧杯、试管、滴管等,既是有序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也是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探究操作中,教师却经常忽视这一问题,导致探究实验活动操作规范性与科学性的缺失。例如,许多幼儿园会在区域及集体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滴管,但对于正确使用滴管的方式,教师或是简单示范,或是一带而过,并没有采用语言结合动作的方式,一步步仔细地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造成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对滴管“一把抓”现象的产生。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