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4-11 15:01:06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表达,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还可以是肢体动作、表情、情绪等表达。
语言学习阶段特点
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儿童语言学习的阶段特点:
1—3岁是幼儿学习语言发音的关键期,
3—6岁是掌握基本语法和语句的关键期。
学语期小朋友的家长,有很多都在纠结,我家宝宝什么时候说话啊,怎么还不说话啊,我曾经也很着急过,也看到过很多关于学语期的资料,很多都提到了,要大量反复的输入,是给孩子创造语言环境的前提。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家自在小朋友两岁半之前,基本停留在很简单的三个字的状态,我印象很深的是,在他两岁三个月的时候他才会说“大滴滴”,就是大汽车的意思,然后很长时间也就停留在这样一个水平,没有特别明显的进展。我也曾经非常焦急过,也怀疑过这种“大量输入”理论是否有意义。但是到了两岁半,自在的语言开始大爆发。并且频频使用不少绘本里出现的词汇,英文方面因为我给他唱了大量的英文歌曲,他有的也几乎是信手拈来。
我曾经用几个月的时间,观察和记录我跟自在之间阅读互动,以及他表达能力的发展。我后来之所以不焦虑他开口晚,是因为,我发现他在跟我的互动表达中,是能够理解我的意思的,也是能做出回应的,可以看到是一直在发展的。这些都是阅读的功劳。
那今天,我可能会跟大家更多的介绍我个人的经验和心得,让大家在具体亲子阅读实践中便于操作。
阅读材料的选择
首先,从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可预测性绘本”,有的妈妈问,什么叫可预测性绘本啊?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共读过的那本《Brown bear,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他每一页的文字重复性很强,但是呢,又让孩子有所期待,对啊,brown bear会看到谁呢?孩子会跟着去猜测、想象、通俗地讲,就是容易让孩子融入场景,进而对故事的走向发展不断想象和预测,这样的绘本就是可预测性绘本。这类绘本的情节起伏,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我们可以在紧要关键处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前到后展开预测和联想,提高孩子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这也是促进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重复性的文字帮助孩子理解内容、提高语言能力;可预测性的叙事类型锻炼孩子思维。
比如好饿的毛毛虫,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什么啊?星期二又吃了什么?他后来怎么样了?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可预测性阅读的模式。孩子会不断地去根据文字线索找不同的答案,星期一,1个苹果,星期二,2个梨子……以此类推,小朋友们可能就会猜:星期4,应该有4个食物。这个故事的走向可以预测,那么下一页就是揭秘谜底的时候,小孩子很喜欢这种掌控故事情节的感觉,会让他特别受到鼓舞,这就是可预测性绘本或者阅读的魅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