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4-10 11:22:34
滚动法:在尺子上滚动圆,注意在圆上做个标记,正好滚动一周到标记的那一点就能测量出圆的周长了。
绕绳法:将线绳绕圆一周,再将线绳拉直,测量线绳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软尺:将软尺绕圆一周,再将软尺拉直,看看软尺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对折:测量对折后的一段长度,再乘对折后的份数就是圆的周长。
生自填。
预设:
1、 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3倍多。
2、 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是6倍多。
生说: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
预设:
圆的周长
1、 圆的周长=3倍多×直径
2、 圆的周长=6倍多×半径
3、圆的周长=π×直径
生讨论。
预设:
1、圆的周长应该等于π乘以直径,因为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而3.14是近似值。
2、圆的周长应该等于3倍多乘以直径,因为是我们验证出来的。
生介绍。
预设:
1、π就是圆周率。
2、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圆周率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研究的。
。
生板书
圆的周长 = 直径× 圆周率 C = πd
圆的周长=2半径× 圆周率 C =2πr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源于生活,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求出比值,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了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或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使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并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进行介绍圆周率的由来。同时渗透数学文化。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经历了讨论、验证、总结的过程,最后由学生自己来总结公式。
四、练习反馈,检验新知:
判断:
1、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3.14倍。( )
2、 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π倍( )
解答实际问题:
1、一张圆桌的直径是0.9米。这张圆桌的周长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个木桩的横截面周长是18.84米。它的半径是约多少米? 出示:课件。
生思考,并进行判断。
生做题,再交流。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于π与3.14是否能正确区分。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圆周长概念的理解。
这两道题有两个目的:1、考察学生对于周长公式的运用。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转化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d 或C=2∏r (∏≈3.14).
圆的周长》学习活动单
( )组
1、说一说:你们都用了什么测量方法?把你的方法展示
给组内同学。
2、看一看:看看组内同学测量的结果并进行分类整理。
3、想一想:通过表格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
4、试一试:你们能试着写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