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30 14:22:12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卜算子》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词具体生动地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2、通过诵读与品味,感受作者相思离别之恨。
说明:
诗词学习需要诵读沉浸,教学过程是带领学生诵读诗词,有序的诵读,是课堂生命存在的一种美丽的形式。因为,在那样的情境中,师生常常能寻找一份情感的执着,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生命的美。古之谓“吟咏性情”、“涵咏玩味”,学生只有诵读才能玩会得来的。大概是为文以气行,诵文以音见的缘故吧。气是宇宙浩然之气,音乃天地铿锵之音。这样,读久了,背熟了,古之人,古之情,文之气,文之美也就自然而然地流了出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学生与古人神会于千载之下,涵咏其中一段精神命脉,同自然酬酢于松石之间,玩味山中阴阳昼夕之消息,可居可游,可遇可诵,山水之大,其义可谓无穷者矣。这个时候师生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能拥有那么多古人的情感,理解认识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各种语文学力的过程。所以,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词句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诵读与品味,在对具体词句的品读中,感受作者相思离别之恨。
2、 难点:作者借“长江水”这个抒情线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说明:
希望教师不要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纠缠于具体字词句的理解,一个是因为这首词明白如话,另外一个是词的涵咏体味始终离不开诵读,如果一味的解剖字词句,往往会忽略词本来的美。
作者笔下的相思离别之恨,是需要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细心体会的。这首小令语言清新,自然,娓娓道来,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全词模仿民歌,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处处是情,字字是心,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汉朝乐府民歌风味,感受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你明知道我爱你,却让我住在长江源头,而你却跑到长江的尽头。
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可以从多角度诵读出相思离别之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 介绍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2、介绍李之仪,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进士出身,善诗能文,尤精诗词,与苏轼、黄庭坚、秦观交往甚密。苏轼称他的文笔词风是“入刀笔三昧”。其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一首为后世称道并广为传诵。
1、交流课前准备的词牌名为《卜算子》的词,学生或读或诵或背。
2、可以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首《卜算子》?(学生可能较为注重熟悉的词人词作,没有关系,教师可作引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角色,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而读李之仪的词也是让学生了解到立体的本真充满真情实感的宋词,从而进一步对宋词有了感悟,此词笔调深得民歌情味。
朗读诗词
初步感知
1、教师在初读诗词这一环节上除了做字形、字音、字义上引导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生生互动层面做一个积极地引导者,有效的倾听者,与学生平等地朗读。
2、教师不是朗读中的主体, 但可成为朗读中的首席。
1、 学生初读,这一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个人读,小组读,或者散读,开火车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