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28 20:09:36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作。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山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47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准备
★了解辛弃疾生平,并拓展阅读他的爱国诗词作品。
★结合资料,大致了解本首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解题并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整体把握词的情感基调。
二、检查预习,指导读流利
采用抓尾巴游戏、男女比赛读。
三、默读,用词中的一个字来形容作者的心境
“愁”(板书)
四、指导学习词的上阙和下阕
抓住重点词理解,让学生展开想象。如:郁孤台 行人泪 望
可怜 遮不住 毕竟 愁余 鹧鸪
这首词表达的是词人的爱国情怀,朗读的过程中要以理解词句为基础,了解词人此时胸中那种悲凉、悲愤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通过感情朗读来表现这种感情。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千古名句,学习课文时可以从这个句子入手,引发对全词意境的感悟。
2、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手法,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思,堪称词中的瑰宝。
上阕头句“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现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而造口,词境之核心。接着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的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东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甫独立夔州仰望长安。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 下阕头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眼前的景色。赣江原是北流,词人为抒发胸怀,不受拘泥,在这里言东流。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此处若言有寄托,则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反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比喻,则东流去的江水也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在的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故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的心情也很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苍茫暮色又具封闭式意味,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的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实为词人的肺腑之言。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则云:“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大概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的怀抱,也许会勾起他的志业未就的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的哀号吧?结尾两句写朝廷一味妥协,久未光复中原,作者心中满怀愁苦,表现得极其悲凉。
五、配乐范读,学生想象,换角色感悟
六、配乐练读
七、展示读
八、总结,布置作业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