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4 16:10:45
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
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
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教学反思: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以轻快的笔触,在《望洞庭》一诗中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学习本诗,旨
在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受到美
的熏陶,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为了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我着重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上下功夫。为此,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
生紧扣词语想象;二是依据比喻句进行想象。我先引导学生抓住“两相和”和“谭面”让学生思考:怎
样的情境下“湖光”能与“秋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适当的引导,学生很自然就想到了月光洒满整个
湖面,所有的景色都互相融合。作者远望洞庭湖,湖面一片迷蒙。顺着学生的思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
站立怎样的角度才能尽收所有景色,学生此时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何称湖面为谭面了。理解了以上这些后
面引导学生理解三个比喻:未磨的镜子、银盘、青螺,就不会那么难了。学生在理解的诗意的基础上想
象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出来。但也有不足之处:在生字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单一,学生觉
得比较枯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认真备课,努力备学生、备情境……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