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胎教 > 胎教心得 > 正文

准爸妈助宝宝学会“宫内散步”

来源:幼教网 2017-11-20 17:45:00

说两句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胎教心得《准爸妈助宝宝学会“宫内散步”》,希望对胎教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妊娠6个月的时侯,胎儿骨骼已经发育得很好,毛发在增加,眉毛和睫毛已经长出来,由于没有皮下脂肪,所以看起来很瘦。随着胎儿的成长,羊水也在增加。羊水多了,胎儿才能自由移动位置,也才容易翻身。此时的胎教除了继承前几个月的所进行的胎教,还应该有新的内容。

  1.抚摩胎教

  怀孕6个月时,可以在孕妇腹部明显地触摸到胎儿的头、背和肢体。抚摩胎教是促进胎儿智力发育、加深父母与胎儿之间情感联系的有效方法。

  操作方法:起床后和睡觉前是进行抚摩胎教的好时机,应避免在饱食后进行。一般每天可进3次,每次约5分钟。具体的方法是,孕妇排空小便,平卧床上,下肢膝关节向腹部弯曲,双足平放于床上,全身放松,此时孕妇腹部柔软,利于触摸。

  抚摩可由妈妈进行,也可由爸爸进行,也可轮流进行。先用手在腹部轻轻抚摩片刻,再用手指在胎儿的体部轻压一下,可交替进行。有的胎儿在刚开始进行抚摩或按压时就会作出反应,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的反应会越来越明显,当胎儿习惯指压后,他会主动迎上来。轻轻的触摸配合轻轻的指压可区别出胎儿圆而硬的头部、平坦的背部、圆而软的臀部以及不规则且经常移动的四肢。当轻拍胎儿背部时胎儿有时会翻身,手足转动,此时可以用手轻轻抚摩以安抚之。

  在进行抚摩胎教时,抚摩及按压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用力过度引起意外。有的孕妇在怀孕中、后期经常有一阵阵的腹壁变硬,可能是不规则的子宫收缩,此时不能进行抚摩胎教,以免导致早产。孕妇如果有不良分娩史,如流产、早产、产前出血等,则不宜使用抚摩胎教。

  做完抚摩后,可用双手轻轻推动胎儿在宫内“散步”,即每晚可让孕妇平卧床上,放松腹部,使胎儿在“子宫内散步”、做“宫内体操”。这样反复的锻炼,可以使胎儿建立起有效的条件反射,并增强肢体肌肉的力量。经过锻炼的胎儿出生后肢体的肌肉强健,抬头、翻身坐、爬、行走等动作都比较早。

  2.呼唤胎教

  此时胎儿的听觉器官已经发育得比较完善,对声音刺激变得敏感了,并且已经有了记忆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孕妇要时刻牢记胎儿的存在,而且经常与之谈话,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行为。这一时期主要采用同胎儿谈话的方式,逐渐加强对胎儿的语言刺激,以语言手段来激发胎儿的智力。

  呼唤之前,先要给胎儿起个乳名,要经常呼唤胎儿的名字,和胎儿说话。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父母的爱传递给胎儿,有利于母子感情交流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胎儿记住自己的名字,出生后呼唤他时,他会感到熟悉、亲切并有安全感。谈话内容应丰富多彩,但要以简单、轻松、明快为原则,要把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事物都讲给胎儿听,通过和胎儿一起感受、思考和行动,使母子间的纽带更牢固,并培养胎儿对母亲的信赖感及对外界感受力和思考力的基础。

  父亲对胎儿的呼唤也是非常重要的,父亲的声音更易被胎儿所接受,通过与胎儿讲话,可以培养父子感情。并且,父亲对胎儿进行胎教,还可增加夫妻感情。

  操作方法:父亲与胎儿讲话时,母亲应仰卧或端坐在椅子上,父亲把头俯在母亲的腹部,嘴巴离腹壁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一般以3~5厘米为宜。父亲同胎儿讲话的时间,一般选在晚上睡觉前为好,每次讲话时间以5~10分钟为宜。父亲的讲话内容,可以随意。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