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作者:@佚名 2017-10-11 21:17:06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组织引导作用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是环境创设者、组织者、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为了让幼儿有效地独立参与到区角活动中,老师在区角开放中认真做到有目的的分散巡回指导,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我们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就大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如教师引导幼儿在“小小手工坊”制作神奇的眼镜片,送到科学区供幼儿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有色玻璃纸看周围的东西时会变色;
美工角里幼儿绘画的可爱的家和与家长制作的家庭相册,拿到语言角展示介绍自己的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一件物品、喜欢的一个地方、最常干的一件快乐的事等,并将图画展示在墙面上用弯弯的小路与幼儿园连接起来;将幼儿到广场采访的相片、录像拿到班里播放,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表演区学习模仿小记者采访等。幼儿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轻松地得到了相应的知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在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的同时,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重视讲评,以讲评推动活动的深化。如: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玩的?还可以怎样玩?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玩的?谁的方法更好?为什么等等,让幼儿在讲评中把自己的经验感受与同伴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而教师的讲评则以表扬、鼓励为主,推广幼儿的成功经验,把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告诉大家,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和规则,使幼儿在愉快、自信的感觉中结束,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
通过对区角活动有效性的探讨和实践,我们在尝试中获得了一些有效利用区角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区角活动中目标的高低、活动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大团体与小个人、干预与隐退等方面的平衡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灵活性、创造性的活动,要实现对区角的驾驭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孩子们在此主题活动的探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绘画能力、表现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整个主题区角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生态式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如在目标的制定上,考虑更多的是幼儿情感体验,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等,如在活动《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这样一个文学作品中,让幼儿感受、体验其中语言美,在《特别的早晨》活动中鼓励幼儿走进社区,进行一些采访活动,让幼儿更直接更真切的去感受并借助媒体,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