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 > 正文

帮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2)

来源:幼教网 2016-09-21 09:52:21

说两句

  如何让孩子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先引用《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中的一段话:研究表明:“年幼儿童持有能力增长观,他们相信能力是可以改变的而非稳定的,通过更多努力和大量练习,他们可以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

  我想,或许,每个孩子头脑中的默认模式,本是成长型模式,大概这是进化的功劳,他们需要靠这个来成长!然后,在长大过程中,他们才慢慢地学到了僵固型思维模式!

  我们成人常常需要练习才能改回来。而对于孩子来说,只要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清楚这一点,做得恰当,那么孩子们就会比较容易做好。

  那么家长具体可以怎样做呢?

  对于孩子来说,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表扬孩子,如何对待错误和失败,如何对孩子的行为恰当反馈,如何跟孩子总结每个事件,如何解释现象和孩子的感受!

  如何表扬:

  真诚、如实地表扬。

  有研究说:夸大的表扬,对于本来就高自尊的孩子或许有些好处,可以给他们足够强的动力,但是,对低自尊的孩子会使他更加低自尊。我的想法始终是,家长要对孩子真诚、如实地沟通。

  过程表扬——表扬他为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付出的努力,并侧重表扬孩子的可控因素,而不是环境或外界因素。

  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实验表明:仅仅告诉孩子,努力比基因遗传更重要,就导致了大脑有积极改变。

  常常鼓励、欣赏,而不仅仅是表扬。更多关注具体行为,而不是结果。

  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家长具体描述,然后提问,引导孩子来总结,并表达自己的感想。

  或许这是最好的表扬方式!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这会鼓励他独立思考、也强化了他的自主感受——他并非因别人的评价而感觉好!这时得出的结论和经验,才真的是他自己的,他以后才会更好地去利用这些经验。

  不做比较表扬。比较表扬,就是类似“你比其他小朋友都做得好啊!”这样的话。很显然,比较就导致我们过多去关注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是在引导表现目标,容易培养僵固型思维模式。我们要引导孩子多关注自身成长。

  这一点,集体环境里的老师们需要多留意。让孩子们互相比,这是很有效、便利的管理方式,我觉得教育者对此应慎重,注意权衡利弊。

  如何对孩子的失败和错误反馈:

  我曾说过,我不太想得出来我对女儿何时是表扬、何时是批评,因为,我对她的,都只是各种反馈!做得好的反馈、做得不够好的反馈。

  那么,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我们怎样反馈?

  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给事情归因。

  1,客观如实归因:分析各种因素,内部的外部的、可控的不可控的,都有哪些。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篇博文《怎样安慰小雪糕》可参考。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