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6-09-09 10:35:34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已经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
网络媒体的渗透、视频短片都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原来会是这样的提问:什么样的孩子爱阅读?但如今,应该这样问:什么样的孩子爱获取新的信息?然后才是喜欢用“书籍”方式来获取信息。
行为学上分析,促使个体最终行动的因素虽然很复杂,但是必经过想做——能做——执行。
想做,就是意愿,一个人想做一件事的动机大概分成三类,兴趣动机、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当个体有了这样的动机之后,他就会考虑自己能力是否够。如果是成就动机或者交往动机占主导的个体,如果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能做到,往往在能做的环节就放弃了。相反,如果一个兴趣动机占主导的个体,就不会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当个体在大脑中迅速的判断之后,他们是否执行就显示出来了。而我们把孩子是否“阅读”看得过于简单,人脑中那个瞬间的决定往往是过往经历的再现然后促使他做决定。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没有发生阅读行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析是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孩子不阅读。
一个想阅读的孩子一定渴望接受新信息。
第一步:一个喜欢接收信息的孩子一定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渴望接收新的信息,然后才是他有可能选择阅读书籍这种方式。
第二步:假设孩子拥有好奇心,为什么他不选择书籍而是其它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呢?取决于以下的因素:首先,文字对于孩子的能力是有要求,不仅是生字是挑战,还有语言环境的背景差异带来的陌生感,比如一个毫无15世纪欧洲文化知识背景人阅读以文艺复兴背景的文章就算能认识所有的字,但是阅读难度也比一篇现代文章大。
另外就是篇幅,这和另外一个因素相关,就是大脑体能。个体在拥有同样词汇量基础上和兴趣读一致的前提下,拥有较强大脑体能够坚持更长时间。其次,环境和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一个安静和独立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适应阅读书籍;而在一个喧嚣噪杂的环境下,孩子则更愿意选择其它方式,因为更加快捷,也符合心理状态。而不同动机的孩子对于以上因素的反应各不相同。
一个兴趣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孩子在难度面前不会退缩,因为对内容的强烈好奇已经让他可以超越困难给他的困扰。相反,如果是一个成就动机为主导的孩子,如果难度大到他认为不可能完成,他就容易放弃。所以,外因为主导的孩子在困难面前如果没有一个外力因素的引导很容易放弃难度过大的阅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