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6-08-30 17:56:53
本学期的美工区为孩子们提供了作品展示的舞台,特意腾出了一面墙壁,让孩子们在手工区里一边做一遍粘贴。改变了以往只提供材料孩子们操作甚少的局面。现在每次的区域活动,美工区成了孩子们的首选。他们在那里有的学习折叠小船、飞机、蜗牛等,有的则在那里当起了小老师。瞧!我班的金金小朋友特别喜欢折纸,好几次区域都看到他在认真地教着小朋友,很多孩子都跟着他边学边做,一副小老师的架势。渐渐地孩子们会做的小制作越来越多。其他对美工活动不是很感兴趣的小朋友看到这些小朋友精美、好玩的作品,他们也越越欲试。几个月下来美工区的墙壁上已贴满了孩子们的作品。
在本学期的纸工课中我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让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一、为幼儿搭建适当的“跳板”
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在问题情境中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积极介入。理论上说问题解决需要一定的知识固着点,知识固着点与所解决问题的潜在距离的大小会影响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有效的探究应当始终与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相连接,基于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又高于原有的知识经验。
“跳板”应该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为幼儿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也是为发展幼儿的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他们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美工课的选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原有经验,现在的很多孩子虽然对美工操作较感兴趣,但他们的动手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一开始我就选择比较简单一些,孩子较喜欢的作品来做。等到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逐步提高难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较高。在孩子们自主探索时他们碰到困难马上会叫老师,老师这个怎么做。而我不是马上给他们看答案,而是做一张让孩子们看的操作谱,让他们自己学习看。通过操作谱的跳板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
二、耐心观察等待,提供适当情感支持
在我国古代教学中,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愤,是幼儿对某一问题区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教师对幼儿思考问题的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开启思路,这是启。悱,是幼儿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此时,老师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矛盾属性。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两种矛盾心理的深刻揭示。为了促进这种学习,我耐心观察幼儿,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使幼儿的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并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