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2015-11-11 15:56:48
很多妈妈都咨询我两个孩子时间如何分割?怎么做到平均分配给两个孩子?
我的回答很简单,除了分割,我们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去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因为妈妈们担心时间分配不均,是怕孩子感觉不公平。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孩子感觉心悦诚服却不分割时间?
我一直是邀请大女儿兜兜当我的拍档,和我一起照顾小宝,刚开始兜兜会好奇的问:“妈妈,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吗?”比如小宝喜欢抓我的头发,她就想知道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诉她“你小时候啊!比她还要过分呢!你抓我的眼镜扔到地上,两个月摔碎三个眼镜很正常的,还有妈妈的耳环都被你扯掉了。”
我们在一起照顾小宝宝的过程中温馨的回忆她所不知道的婴儿时期。不出一个月,兜兜就感慨的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妹妹,如果你长大了疯狂的玩儿游戏,疯狂的恋爱,都顾不上回家,你一定要记得为你付出了时间与生命的是我们,最爱你的也是我们!”后来又陆陆续续写了很多感恩妈妈的文章。这种经历对姐姐的历练比其他口头讲的感恩教育要好百倍。我们小宝的名字也是姐姐给起的,用了爸爸名字的第一个字,我名字的第二个字和她自己名字的第三个字,的说“因为她是我们三个人的宝宝啊!”
你看,时间可以重叠,爱可以传递,不一定非要纠结两个孩子爱和时间平均分配,不是吗?
关于时间管理,我认为主要是四个步骤:
1、四象限法则:诊断自己的时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家庭中妈妈的作用就好比是一只钟表的时针,稍微改变一点点,整个家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人关系着家庭的整体氛围。那么妈妈的时间管理能力就很现实的会影响到全家做事的实效,对孩子以后性格的塑造更是有决定性的影响。
有很多妈妈都会说一天到晚忙死了,结果晚上睡觉时感觉自己一天什么都没干,只照顾孩子了都没空打扮、没时间做家务、没法去工作,更没有时间跟朋友见面聊天、看电影···因为做的事很琐碎、很忙乱,搞得自己心情不好,效果也不理想。
究竟什么占据了我们的时间?这是一个经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如果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这就是关于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但这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才能保证时间不会被别人所占据。
怎么做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么你需要先诊断一下自己的时间利用有没有问题。
(1)记录时间:记录每项工作耗费的时间,了解自己的生活。
首先,找出什么事情是根本不必做的,做了就是浪费时间。问问自己“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没有影响就立刻取消。比如不停的网购、废寝忘食的打游戏,孩子上特长班的时候妈妈坐在外边无所事事的玩儿手机、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又很苛责的坐旁边盯着等等,这都是应该取消的活动。
我的女儿做作业时间我会用来写稿,我会告诉他,妈妈和你一起写作业,等写完了咱们互相检查。我们分别作自己的事情,又能够有效监督。
其次,找出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替代,并且不会影响效果。
以前我的周末跟其他妈妈一样,就是集中做家务:洗衣服、做饭、擦窗台、擦抽油烟机,老公和女儿的校服衬衣全都是手洗,白衬衣的领子很难搓干净,真是非常琐碎忙乱,情绪也越来越差。后来,我改变了自己的时间分配:我请了家政帮我打扫卫生,她比我专业做的比我更好更快;衬衣送到干洗店,洗得更干净、熨烫更平整;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用来陪孩子看电影、再跟孩子一起写篇影评,我写文章赚到的稿费支付家政劳务费与干洗费绰绰有余,身心也非常轻松。
再比如说,我怀小宝之前,对大女儿也是事必躬亲,但是怀孕七个月以后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很忐忑的把老大交给爸爸,却发现爸爸把孩子带的非常好,半夜也能起来给孩子盖被子、早晨也能送孩子上学、周末也能辅导作业,甚至因为男人的性格更倾向于探索、思维更加理性,带孩子出去玩儿的时候,孩子觉得更加过瘾、刺激,更喜欢跟爸爸出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权”。把可以交由别人做的事情授权给合适的人,节省出来的时间做真正不能替代自己的事情,这是有效性的一大进步。
(2)制定计划:有条不紊的生活,每天从一份计划开始。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晨6:40起床叫醒9岁的大女儿,7:00爸爸送她上学后,我给四个月的小女儿喂奶,带她和月嫂一起去上班,因为医生建议纯母乳喂养到六个月,所以8:30-17:30我上班的时间,她们在我单位旁边,我租的房子里住。下班我们再一起回家,照顾两个孩子到九点半,孩子们睡觉后我会跟老公聊天分享一天的经历,之后还有时间就阅读、写作,十二点左右入睡。
我会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在早晨起床时就做好一份计划,怕自己忘记经常是写在手机备忘录里边,重要的事件我会定上闹钟提醒自己。
时间的供应是没有伸缩性的。不管我们需求有多么强烈,时间的供应就是这么多。它还不同于其他商品性的供应,因为它没法用价格来进行调节,花钱买不到。所以别期待它能靠市场调节,它只能是你自己提前计划,执行过程中稍作调控。
2、帕累托法则: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帕累托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它的定义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比如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20%的客户为企业创造了80%的利润,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我们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会议让每个部门抽个人去听一下,只是坐在那里凑人数,根本不需要上传下达,不需要你开展任何后续工作,根本没有必要参与,却白白浪费了时间。
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而人们工作生活处理不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不会拒绝。
除了没有价值的活动对时间的浪费,还有一种情况是能力有限或者职责范围之外的事物,自己勉为其难的接手造成的时间浪费。
自己不能胜任委托的工作,不仅徒费时间,还会对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碍;同时,无论是时间延误还是完成质量都无法达标,都会打乱委托人的时间安排,结果是“双输”。其实量力而行地说“不”,对己对人都是一种负责。
我是做企业运营分析工作的,两个月前,一家羊奶粉的生产企业找到我,希望我出一篇关于羊奶比牛奶健康的行业分析报告,我根本不了解羊奶粉这个行业,又怎么能如期按质做真实的分析评判?所以我选择放弃。我不希望因为这一件事耗费我80%以上的精力,打乱现有的工作安排,削弱现有工作可预期的效果,却只取得20%以下的收益。
生活中很多新手爸妈也会无条件的答应孩子无理的要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在我们家里,大女儿三四岁的时候,爸爸做一桌菜,女儿不喜欢吃,他就问:“那你喜欢吃什么啊?爸爸再去给你做!?”
我很反对这样的做法。要么你在做饭前问好“今天中午你想吃什么啊爸爸给你做”;要么就是让孩子有什么吃什么,尊重别人的劳动。重新返工不仅是食物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
3、韵律原则:将碎片化时间整合
经过前两个步骤做好了时间计划、明确什么是需要优先处理的事物、并经过充分授权后筛选出必须自己亲自完成的事情,这时,我们就可以保持自己做事的韵律节奏自由支配时间了
一方面事件的合并归类必不可少。
做饭与亲子时间矛盾吗?比如我下班回到家很晚了急着准备晚饭,可是大女儿想让我陪他玩,我会说:“你来厨房陪我做饭吧!”然后她打鸡蛋,我切肉;她择菜,我炒菜;她淘米,我煮饭很快一顿桌丰盛的晚餐就上桌了。
这就是把两类不同的需求合并执行了,时间减半效果却不减。
另一方面,一件事最好抽一大段完整时间一次把它做完。
比如我一般会用夜深人静的时间完整的写作,白天想占用工作时间忙里偷闲写作非常不划算,因为经常会刚理清思路,就被突如其来的临时性工作打乱,忙完工作再拾起笔墨,原有思路早已烟消云散不知去向。
当你用完整的时间一次性只做一件事情时,一次只瞄准一个目标,思路连贯效率反而会提高。
4、运用二十一天法则将将时间管理培养成习惯
还是先从我自己说起,这个学期,也就是小宝出生后,周末我想抽出一个整天的时间单独辅导大女儿作业很困难了。周五老师说,下周就要期中考试了,周末家长务必抽出时间来给孩子做全面的复习。
我一看老师的要求,周六把转转交给月嫂李阿姨就开始翻看兜兜的书包,可是当我拿出兜兜的作业时,吃了一惊:语数外三科作业周五在学校就已经全部完成,并且用红笔都批改完了!我问兜兜:“是谁给你听写、批改的?”
兜兜说:“我和同桌互相听写、批改的。”
“你们哪有这么多时间?”
“都是用零散的时间一点一点拼凑的。比如大课间,做完课间操、喝完水、上了厕所回教室还有几分钟时间,老师放动画片,正好这个动画片我看过了,我就拿出作业来做。同桌一看我都快做完了,就急忙拿出来追我的速度。有时候是我在看些乱七八糟的闲书,同桌又会督促我,我写作业了哦,你要不要一起?我们就这样七拼八凑的时间,俩人一起写完了。”
我赞叹道:“上个月你们是只做完能独自写算的部分,上一周可以互相听写、互相检查背诵,这周竟然又进一步,互相批改纠错了!”
兜兜很得意的说:“对啊!我们摸索出经验来了,要是只做写算部分周末还是不能彻底放松的玩儿,还要听写背诵,我们希望在学校把零散的时间都用起来,回家就有完整的时间休息了!经过实践我们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一起做更多事情!”
(1)习惯的养成是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一7天,这个阶段你必须不时提醒自己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自己。因为你一不留意,你的坏情绪、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你又回到从前。你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许会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这种“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7—21天,经过一周的刻意要求,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你的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你,让你回到从前。所以,你还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第三阶段:21一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经像你抬手看表一样的自然了。
(2)寻找一个同路人,相互鼓励更轻松
兜兜可以用21天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除了良好的自律,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寻找一个合拍的同伴,一个好的同伴可以与你保持相互督促,这更有利于习惯的养成与保持!
妈妈们,不要总是抱怨孩子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时间管理能力是种传染病,每个孩子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如果父母、亲朋没有强烈的时间影响力,孩子怎么可能不扶自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