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2015-11-06 16:55:58
孩子不听话,让他干什么偏不做,处处与你作对,还爱发脾气,使性子,爱哭闹,固执极端、粗鲁无礼……不停地挑战你的权威和耐心,让你抓狂。吼叫、打骂、惩罚,各种方法都试遍了,并不见效,怎么办?
爸妈们要知道,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要先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而出现问题行为,而不是先去找孩子的错。当你心平气和地来看待孩子和这一问题行为时,你很快就可以掌控局面,孩子也能在爸妈的平和心态中健康快乐成长,家庭也会因此回归安宁和温暖。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而出现行为问题
根据《孩子:挑战》一书作者、美国儿童心理医生和教育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博士的理论,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有四个方面:寻求注意、争取权力、报复、自我感觉差。
◎寻求注意
孩子喜欢被人注意。如果他们的好行为得不到父母、老师或者同伴的注意,他们就会使用一点儿小计谋得到父母的注意,有时甚至是通过使用不良行为。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孩子独自一人静静地在自己的房间看书、做作业,父母会不会经常过去关注一下他们?但如果孩子在自己房间里乱踢家具、在墙上乱涂乱画,父母知道后,多半会马上过去让孩子停下来,并教育孩子。父母走过去教育孩子这一举动,尽管是负面的关注,但对于没有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来说,却也能满足他们渴求父母关注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可能在父母的教育和命令下,暂时停止自己的不良行为,但只要他们所需要的关注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所以在育儿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注意,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在他的身边,无条件地爱他,做他的后盾。如果父母意识到孩子犯错只是为了得到更多关注,也就明白孩子不愿意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的原因。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他们的批评、责备、唠叨只是意味着父母对他们行为的关注。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就算是父母批评自己,也比被父母忽视要好。
◎争取权力
随着孩子成长,他们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人、对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不愿接受父母的那一套观念,有时以消极的态度反抗父母的要求来争取自主权。而在父母心中,孩子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还不成熟,需要父母不时地叮嘱,孩子不能在家庭中拥有和自己同样的地位和权力。这么一来,孩子和父母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对立情绪,也就是“权力之争”。
在和孩子的权力之争中,父母需要采取友善但坚定的行动,避免和孩子陷入长时间的争论。避免陷入和孩子的权力之争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报复
有时孩子做错事,受到父母的惩罚,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所以他必须用不良行为报复父母以求得心理平衡。孩子采用报复的手段多种多样,有的孩子为了报复父母而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对待孩子的这种报复心理,父母应该耐心对待,不要以报复的行为对待孩子的错误。父母可以通过改善亲子关系,和孩子有效沟通,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来解开孩子的心结。
◎自我感觉差
当孩子很累或感到不舒服时,他们就容易做错事。通常,孩子每天需要8~12小时的睡眠,需要健康的食品,也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和运动。如果孩子的生活中缺少这些基本要素,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显示:睡眠是人体最低层次的需要,如果孩子的睡眠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除了感到疲倦之外,还会有烦躁、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等问题。因此,孩子需要有规律的作息,且生活安定。如果孩子的生活突然发生了变化,如搬家、有朋友来访等,都有可能让孩子作出和平常不同的举动。
自我感觉差的孩子常用不良行为来纾解自己内心的压力,向人证明自己有多坏。这些孩子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吹牛、撒谎,甚至打架。由于经常受到批评,或者自己的行动经常得不到支持,慢慢地孩子会失去自信,也不愿尝试新事物。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用心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孩子重新找回自我。
打骂孩子的不良后果
◎迫使孩子说谎
孩子慑于父母的权威,表面上不得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但实际上,他们非常不服。在以后的行事中,孩子们会更小心,当着父母的面是一套,背着父母又是一套,尽量不在父母面前做他们不认可的事。久而久之,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正常的交流。
◎孩子的性格变得更暴躁
父母打骂孩子,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有分歧时可以用打人的方式达到自己的要求,因此经常受到父母打骂的孩子常常以同样的方式去解决朋友之间的纷争。这些孩子更习惯于欺负弱者。
◎阻碍孩子智商的发展
新罕布什尔大学社会学和家庭研究实验室的默里·施特劳斯和太平洋研究和评估学院的玛丽·帕莎尔,2009年在加利福尼亚举行的“关于暴力和虐待会议”中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年时未受到父母体罚的孩子的智商比受到体罚的孩子的要高。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经常受到父母体罚的孩子很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即使幼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孩子挨了打,他可能会认为那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父母要打他。已故心理学家欧文·海曼和他在坦普尔大学的同事证明:不管孩子出自怎样的家庭,遭受体罚的孩子都缺乏自尊心。
不吼不叫,不打不骂,才能实现有效管教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一般都愿意和父母合作,但时不时他们也会出现不合作的行为,这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极其正常的表现,父母大可不必惊慌。如果当这类行为只是偶尔出现一次,父母更不必刻意去关注。但如果孩子的行为问题反复出现,就应引起父母的注意。
当孩子不听话并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切忌急于寻找孩子的错。如果父母只是粗暴地辱骂孩子,严厉地惩罚孩子,甚至限制他们的一举一动,而不是去认真分析孩子发生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那么父母就错失了帮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要矫治或消除孩子的行为问题,父母就要深入了解孩子产生这种行为问题的动机。只有弄清孩子发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对于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父母要尽量满足,而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则要加以引导。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彻底的矫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