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教育新闻 > 正文

家校微信群无奈陷入“明争暗斗”

来源:互联网 2015-09-22 16:53:10

说两句

新学年新学年来了,沉寂多日的班级微信群醒了;
 
与此同时,一大拨儿中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爸妈们兴高采烈地加入新成立的家校微信群。
 
家长和老师“生活”在同一个微信群,家长与老师、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了。不过,很过,便有家长感到招架不住:“几分钟不看,就100多条信息。真恐怖!”
 
更让家长们无奈且尴尬的是,几乎每个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长攀比、晒娃、“拍马屁”等现象,微信群悄然成了“是非之地”。
 
 
家长微信群一天上千条信息,手机从今没法休息呵!
 
据现代教育报报道,儿子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以来,家长谢女士就感到特别不适应,“我也算是手机控了,可自从被拉进了家长微信群,手机从早响到晚,简直无法好好上班。”
 
谢女士说的家长群里,一共有30多个家长和两个老师。开学后,家长们乐于在群里晒出孩子在家的各种情况,也会交流孩子的养育问题,而老师也会在群里布置一些小作业。因为是刚开学,家长的问题和感慨总是特别多,老师提醒的注意事项也很多。一天下来,少说也有上千条信息。
 
攀比晒娃拍马屁,家校微信群成了“是非地”!
 
开学后,家校微信群聊得火热,据说,话痨、攀比、微商、晒自家娃,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每个家校微信群内。家校微信群正逐渐沦为家长们明争暗斗的“是非之地”。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小学里,数学许老师就表示班里有家长爱晒孩子,不太考虑其他家长的感受。比如,几个孩子一起参加竞赛,获奖孩子的家长就狂晒得奖照,一个劲夸自家娃,“一般这个时候,群里都鸦雀无声。”许老师笑着说,我们欢迎家长晒好的学习方法,但一个劲晒孩子的家长,还是希望他们能更低调些。
 
群内潜在的炫富和攀比,也让很多家长“看不惯”。网名为“哈哈大笑”的家长反映,儿子班里的微信群,有家长整天炫富,“一会说自己买了套房子,一会又说请了高价钢琴大师教女儿钢琴”。
 
“哪里是交流呵,基本都是给老师各种点赞呵!”
 
除了新入学年级的家长微信群火爆之外,其他年级段的微信群也没闲着。儿子今年升入初一,家长“丁丁-7”也有一个家长微信群。不过她却觉得微信群不如原来以老师发布信息为主的QQ群,“就不说手机一天到晚响吧,本来建群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可是这哪里是交流,基本都是给老师各种点赞。”
 
据介绍,由于老师的身份特殊,几乎每个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长“拍马屁”。
 
儿子刚上小学的一位妈妈表示,老师每一条朋友圈下面,家长除了点赞,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还争相留言,“真是太拼了”!
 
有学校出招了:家校微信群班主任不得发表批评或教育言论,不能每次只上传优等生照片。
 
家校微信群是把双刃剑,越来越多的家长与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学校甚至发布《关于规范使用班级微信群的若干规定》,避免在家校沟通间造成负面影响。规定要求,班主任发布通知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修改,以免出现表述不清的现象。还规定了一系列禁止事项,比如规定强调,“在群里、圈里上传学生学习、活动照片时应慎重选择,不得每次只上传优等生照片(会引发个别家长认为老师偏心不公平)”“如若有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班主任、生活老师不得通过班级微信群发表批评或教育言论(以免给犯错学生和家长带来压力)”。
 
家校微信圈群居生活“潜规则”,你晓得木?
 
除了学校方面尝试做出努力外,细心的家长也发现了群居生活的潜规则,如晒娃、联谊、与教师互动要恰到好处。比如,群里不公然质疑老师,晒娃不要扯上别人家的,家长私交圈不能影响孩子交往等等。
 
最后,记住专家的提醒:家校微信群的功能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呵!
 
特级教师、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刘世斌对家长也做了两点提醒:“如果孩子身上有个别问题,不要在群里以点带面抛出话题,而是应该和班主任单独交流。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当然,家长群的功能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非提醒说,“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一个当面的沟通,因为人还包括肢体语言、真诚的目光和微笑,都是很重要的,这是微信不能取代的。”
 
■ 听他们说:
 
家校沟通有了互联网的加入,家长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与学校老师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碎片化空余时间学习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这将逐渐地填补和弥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在孩子教育专业度、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差距,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起到立德育人的作用。——李云耘(北京教师)
 
不要将互联网视为万能的,任何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希望群里有人大力相助,这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应该尊重对方的隐私,不该打听不该说的,自己要心中有数。多元信息,更需要“群居”的家长们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许嘉利(亲子咨询师)
 
加入班级家长群后,我发现,老师会将孩子们在学校参加活动还有上课时的一些照片上传到群相册,我可以随时关注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回家后也和孩子有了交流的内容。此外,我还能通过家长群和其他家长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教育方式,家校沟通越来越及时便捷了。——胡佳(学生家长)
 
■ 友情提醒:
 
这几类家长最不“合群”
 
家长群的建立,方便了家校间的沟通,但“群居生活”也有自己的潜规则,如晒娃、联谊、与老师沟通都要恰到好处,以下几类家长在群中十分不受欢迎,快看看你是否也不自觉地犯了错。
 
讨好刷屏型
 
老师发条很重要的信息,很快就被没用的闲聊给刷屏了;老师在群里才发表一个观点,就有家长立刻会冒出来给老师点“赞”,次次不落,还热情洋溢地夸赞老师说得好。一个群每天收到上千条信息,甚至半夜还在“嘀嘀”叫,给不少家长和老师带来困扰。
 
晒“第一”型
 
孩子运动会跑步得了第一——晒!孩子第一个完成了作业——晒!孩子数学测验得了第一——晒!一位班主任老师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的班级家长群里流行把孩子所获“第一名”的经验在群中分享,起初还好,但时间长了,难免会打消一些孩子、家长的积极性,还请频繁晒娃的家长多考虑下其他孩子、家长的感受。
 
公然质疑老师型
 
有些教师会在家长群中布置一些亲子共同完成的事务,但部分家长会对这些安排有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会在群中公然质疑老师的做法,让老师和其他家长都有些尴尬。学校里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建议如果家长有不同意见的话,可以私底下找老师沟通交流。
 
集赞、拉票型
 
一位家长紧跟潮流,从集赞换礼品,再到为孩子拉票,全都发进了孩子的家长群。每天晚上让群里的家长汇报今天投了多少票,言语客气,很多家长碍于面子,不得不帮忙,但是私底抱怨也在所难免。来了,沉寂多日的班级微信群醒了;
 
与此同时,一大拨儿中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爸妈们兴高采烈地加入新成立的家校微信群。
 
家长和老师“生活”在同一个微信群,家长与老师、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了。不过,很过,便有家长感到招架不住:“几分钟不看,就100多条信息。真恐怖!”
 
更让家长们无奈且尴尬的是,几乎每个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长攀比、晒娃、“拍马屁”等现象,微信群悄然成了“是非之地”。
 
 
家长微信群一天上千条信息,手机从今没法休息呵!
 
据现代教育报报道,儿子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以来,家长谢女士就感到特别不适应,“我也算是手机控了,可自从被拉进了家长微信群,手机从早响到晚,简直无法好好上班。”
 
谢女士说的家长群里,一共有30多个家长和两个老师。开学后,家长们乐于在群里晒出孩子在家的各种情况,也会交流孩子的养育问题,而老师也会在群里布置一些小作业。因为是刚开学,家长的问题和感慨总是特别多,老师提醒的注意事项也很多。一天下来,少说也有上千条信息。
 
攀比晒娃拍马屁,家校微信群成了“是非地”!
 
开学后,家校微信群聊得火热,据说,话痨、攀比、微商、晒自家娃,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每个家校微信群内。家校微信群正逐渐沦为家长们明争暗斗的“是非之地”。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小学里,数学许老师就表示班里有家长爱晒孩子,不太考虑其他家长的感受。比如,几个孩子一起参加竞赛,获奖孩子的家长就狂晒得奖照,一个劲夸自家娃,“一般这个时候,群里都鸦雀无声。”许老师笑着说,我们欢迎家长晒好的学习方法,但一个劲晒孩子的家长,还是希望他们能更低调些。
 
群内潜在的炫富和攀比,也让很多家长“看不惯”。网名为“哈哈大笑”的家长反映,儿子班里的微信群,有家长整天炫富,“一会说自己买了套房子,一会又说请了高价钢琴大师教女儿钢琴”。
 
“哪里是交流呵,基本都是给老师各种点赞呵!”
 
除了新入学年级的家长微信群火爆之外,其他年级段的微信群也没闲着。儿子今年升入初一,家长“丁丁-7”也有一个家长微信群。不过她却觉得微信群不如原来以老师发布信息为主的QQ群,“就不说手机一天到晚响吧,本来建群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可是这哪里是交流,基本都是给老师各种点赞。”
 
据介绍,由于老师的身份特殊,几乎每个家校微信群都存在家长“拍马屁”。
 
儿子刚上小学的一位妈妈表示,老师每一条朋友圈下面,家长除了点赞,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还争相留言,“真是太拼了”!
 
有学校出招了:家校微信群班主任不得发表批评或教育言论,不能每次只上传优等生照片。
 
家校微信群是把双刃剑,越来越多的家长与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学校甚至发布《关于规范使用班级微信群的若干规定》,避免在家校沟通间造成负面影响。规定要求,班主任发布通知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修改,以免出现表述不清的现象。还规定了一系列禁止事项,比如规定强调,“在群里、圈里上传学生学习、活动照片时应慎重选择,不得每次只上传优等生照片(会引发个别家长认为老师偏心不公平)”“如若有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班主任、生活老师不得通过班级微信群发表批评或教育言论(以免给犯错学生和家长带来压力)”。
 
家校微信圈群居生活“潜规则”,你晓得木?
 
除了学校方面尝试做出努力外,细心的家长也发现了群居生活的潜规则,如晒娃、联谊、与教师互动要恰到好处。比如,群里不公然质疑老师,晒娃不要扯上别人家的,家长私交圈不能影响孩子交往等等。
 
最后,记住专家的提醒:家校微信群的功能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呵!
 
特级教师、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刘世斌对家长也做了两点提醒:“如果孩子身上有个别问题,不要在群里以点带面抛出话题,而是应该和班主任单独交流。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当然,家长群的功能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非提醒说,“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一个当面的沟通,因为人还包括肢体语言、真诚的目光和微笑,都是很重要的,这是微信不能取代的。”
 
■ 听他们说:
 
家校沟通有了互联网的加入,家长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与学校老师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碎片化空余时间学习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这将逐渐地填补和弥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在孩子教育专业度、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差距,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起到立德育人的作用。——李云耘(北京教师)
 
不要将互联网视为万能的,任何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希望群里有人大力相助,这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应该尊重对方的隐私,不该打听不该说的,自己要心中有数。多元信息,更需要“群居”的家长们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许嘉利(亲子咨询师)
 
加入班级家长群后,我发现,老师会将孩子们在学校参加活动还有上课时的一些照片上传到群相册,我可以随时关注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回家后也和孩子有了交流的内容。此外,我还能通过家长群和其他家长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教育方式,家校沟通越来越及时便捷了。——胡佳(学生家长)
 
■ 友情提醒:
 
这几类家长最不“合群”
 
家长群的建立,方便了家校间的沟通,但“群居生活”也有自己的潜规则,如晒娃、联谊、与老师沟通都要恰到好处,以下几类家长在群中十分不受欢迎,快看看你是否也不自觉地犯了错。
 
讨好刷屏型
 
老师发条很重要的信息,很快就被没用的闲聊给刷屏了;老师在群里才发表一个观点,就有家长立刻会冒出来给老师点“赞”,次次不落,还热情洋溢地夸赞老师说得好。一个群每天收到上千条信息,甚至半夜还在“嘀嘀”叫,给不少家长和老师带来困扰。
 
晒“第一”型
 
孩子运动会跑步得了第一——晒!孩子第一个完成了作业——晒!孩子数学测验得了第一——晒!一位班主任老师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的班级家长群里流行把孩子所获“第一名”的经验在群中分享,起初还好,但时间长了,难免会打消一些孩子、家长的积极性,还请频繁晒娃的家长多考虑下其他孩子、家长的感受。
 
公然质疑老师型
 
有些教师会在家长群中布置一些亲子共同完成的事务,但部分家长会对这些安排有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会在群中公然质疑老师的做法,让老师和其他家长都有些尴尬。学校里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建议如果家长有不同意见的话,可以私底下找老师沟通交流。
 
集赞、拉票型
 
一位家长紧跟潮流,从集赞换礼品,再到为孩子拉票,全都发进了孩子的家长群。每天晚上让群里的家长汇报今天投了多少票,言语客气,很多家长碍于面子,不得不帮忙,但是私底抱怨也在所难免。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