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2015-09-10 16:38:40
再有一个月,家有萌宝的家长们就必须经历一道充满眼泪和痛苦的“关”,那么小的一个人儿,要离开亲人呵护的怀抱,独立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怎能不让爸爸妈妈牵肠挂肚、焦虑担忧呢?孩子上幼儿园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如何缓解“入园焦虑症”?让我们听听贝聊的专家和幼儿园的老师及园长们怎么说。
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很多时候是孩子在外面哭,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严重得多”,开心果果是珠海银都幼儿园的园长,她在贝聊的微信群里面说出了“入园焦虑症”的真相,大人们总是认为孩子还那么小,很难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再加上孩子的哭闹,因此产生了太多的忧虑和不放心。
早教专家胡轶群认为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强得多,她谈到有一个外籍的小朋友,爸爸妈妈都是美国人,孩子只会讲英文,刚来的时候真是可怜,脸上和眼睛里写满了茫然和无助,但是三个月以后,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话他基本就能听懂了,还可以说些简单的中文,又过了三个月,已经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跟老师交流了,与其他小朋友也打成一片。为什么孩子的适应能力如此之强,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无意识适应性学习期”,这是大自然赋予小生命生存本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是超乎成人想象的。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走后,孩子还会在幼儿园里面又哭又闹,开心果果告诉家长们:孩子只是在分离时持续哭了一会,大概不到5分钟,后来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分散注意力了就不会再哭,但稍微有点空闲时间想起又会哭会儿,这个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会哄哄他们,他们又不哭了,老师们会趁孩子不哭时赶紧拍照片,并上传到贝聊上面,告诉家长们请放心,孩子没哭了,“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辛苦的,哄完孩子再哄家长,做家长工作有点像算命,从孩子的表现推测家长的教育模式哪儿出问题了,然后用心良苦地教TA如何放松,如何配合幼儿园减短适应期。”贝聊社区上一篇《幼儿园老师其实也挺辛苦的!》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幼儿园老师的共鸣,也让很多家长们了解到幼儿园老师的不易,很多家长留言表示,“老师辛苦了!”、“有付出就有回报!”、“有爱心,有耐心,有真心的人才能做好这份工作!”
家长要学会“冷处理”,问老师好过问孩子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说他心情不好,但具体原因又不让问,看着可怜的儿子心里酸酸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位叫做小路的家长在贝聊社区的“亲子话题”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普遍,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很担心他们在里面受了委屈,他们会千方百计地从孩子嘴里打听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啊?”、“老师对你好不好啊?”,甚至有的直接问“老师有没有打你”。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多说或者表述不清,家长们就根据孩子低落的心情,揣测出他在幼儿园里的悲惨经历,于是变得忧心忡忡。
刘子月是位幼儿园老师,她建议发帖子的这位家长和老师好好谈谈,“老师很欢迎家长们多问问孩子在校的情况,把我们当朋友一样,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出来。”开心果果建议家长,特别是小班新生的家长,回家以后不要问孩子关于幼儿园的任何问题,“原则上要冷处理,孩子愿意自己说就跟TA分享,不乐意说就一句也不要问。因为那是孩子的‘痛’,好不容易从‘苦海’里解脱,回到温暖的家,家长还要重复强调,那是多么痛苦的领悟啊!很多孩子甚至还会因此做噩梦。”
家长和老师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两个群体,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开心。社会上有很多矛盾都是因为沟通不顺畅,幼儿园的孩子那么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清晰,家长最好不要通过他们的情绪和语言来揣测老师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如果不好意思或者不方便面对面地交通,还可以通过贝聊这个免费沟通的平台。
送孩子入园不当的六种做法
善意谎言,不辞而别
“今天不去幼儿园,快点穿好衣服,妈妈带你去看鱼!”、“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很多家长都是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就不辞而别,当孩子发现家长不见的时候,会哭得更凶,而且会让孩子失去了对亲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悲悲切切,难舍难分
“再见”说了一遍又一遍,总不忍心离去,再抱一抱,再亲一亲,家长总是想多陪伴一会儿,希望孩子能多一些安慰,但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这就如同演员演戏一样,入戏越深,越难从角色中抽离。幼儿园老师其实也不喜欢家长这种做法。
过度担忧,加倍补偿
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苦受罪了,接回去以后,百般宠爱、处处迁就,有的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和食品。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任性,有的孩子还会把上幼儿园当作条件进行要挟,大人必须答应孩子所提的要求才去幼儿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一哭就不去幼儿园了,反反复复,送送停停。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融入集体,不坚持入园的孩子会错过很多课,对游戏规则和学习都不熟悉,往往会成为尴尬的“局外人”。
消极暗示,威胁恐吓
“听老师话,要不我就不来接你了。”威胁加吓唬是很多成人“对付”小孩儿的绝招,但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子会比较小,特别是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认为处处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疑神疑鬼,中途放弃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尿湿裤子、吃不饱饭、生病没人照顾,因此果断退园,这也是某些家长的做法。他们的担心有时候确实是客观事实,新生入园阶段,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幼儿都面面俱到。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尽量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送孩子轻松入园的六种做法
未雨绸缪
———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家长要给孩子多带几套衣裤和袜子,以备尿湿裤子时更换,书包里准备一个袋子,用来装换下的脏衣服。女孩子的头发要便于打理,不给老师带来附加的工作量。
积极暗示
———用正能量影响你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家孩子表现可棒了,不用老师喂,自己吃了一大碗饭呢!”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情感援助
———给孩子带上安慰物 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信任园方
———既来之,则安之 有的家长会躲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当侦察员,看老师有没有“修理”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心神不宁,到处搜寻亲人的身影,也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既然来了,就选择相信,家长的信任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
避重就轻
———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 对于3岁的孩子,只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要运用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比如把起床穿衣服当成一种游戏,跟小孩子不能较真,要懂得迂回和转弯。
持之以恒
———不要让眼泪动摇了决心 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