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2014-07-21 17:16:51
家住海珠区的5岁男童明明,最近在小区游泳池学游泳,其母亲称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游泳,近来耳朵特别疼,而且还伴有发烧,家人发现情况不好,在昨日凌晨赶紧送孩子到医院求助。医生检查后确诊明明患上“急性中耳炎”。记者采访得知,夏季游泳者增多,因为游泳方式不当导致耳朵进水,引发或诱发中耳炎的儿童病例也增多了。
泳后不擦干耳朵也有隐患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喉中心教授董玉礼称,每年到了游泳季节,该中心每月大约接诊20多名中耳炎患者,其中大部分是10岁左右的孩子。为何儿童游泳容易感染中耳炎?原来,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较容易发炎。尤其是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特别短,又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而且与中耳相连通。鼻咽部要是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因此中耳炎又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
此外,大多数的儿童都是游泳初学者,鼻子呛水的情况并不少见。成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不过儿童的咽鼓管发育不完善,因此一旦游泳呛水,水中的细菌更容易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肿感染,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即俗称的“脓”)流不出来,而造成急性中耳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游泳后不及时擦干净耳朵,潮湿的环境同样会给细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容易导致耳道炎、骨膜炎进而引发中耳炎。
擅自停药或转为慢性中耳炎
董玉礼介绍,若未经及时治疗,中耳炎有可能演变成中耳乳突炎,甚至可能发展成脑炎,特别是儿童。一般的中耳炎患者应连续使用外用消炎药水和口服药。有些患者仅仅是感觉耳朵不流脓了就停止用药,这样会使急性中耳炎转变成慢性中耳炎。严重者造成耳鼓膜破损、穿孔,长期不愈会造成听力受损等永久性伤害。反复诱发中耳发炎流脓,更可能引起听力丧失或严重感染,甚至出现菌血症、败血症,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董玉礼建议中耳炎患者:多饮开水,保持外耳道干净;经常作吞咽动作,保持咽鼓管畅通;忌烟酒,不能吃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不要服人参、鹿茸、肉桂等热性补药;可多吃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黄瓜、荠菜、芹菜、苦瓜等。
【知多点】
游泳性中耳炎有何症状?
早期症状:鼓室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鼓室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有耳堵塞感、轻度听力减退,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常被忽视。
中期症状:鼓室黏膜充血肿胀加重,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转为脓性。体温可高达40℃,耳痛剧烈,听力减退显著。全身伴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耳痛突然消失,或者耳朵里有脓水流出,说明鼓膜已经穿孔。
如何预防、及早发现中耳炎?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脓的患者不宜游泳。游泳时还可使用专用耳塞,以防止水进入。
专家提醒家长,孩子游泳回来后,若有如下信号应警惕中耳炎:小儿反映听力下降,听不清、耳鸣,耳膜有“咕噜咕噜”的声音;幼儿可能会表现为爱抓耳朵、哭闹,尤其在晚上;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