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春城晚报 作者:孙琴霞 沐童 2013-12-05 10:26:18
“大多数孩子希望爸爸保护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安全感不够。”近日,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父子亲情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没有妈妈在身边,孩子们在陌生的环境里出现的种种状况,让这些“星爸”们手足无措。这样的窘境,引发不少年轻父母的共鸣,也让“爸爸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哪些责任”这个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为此,近日记者分别在昆明的3所小学,随机对5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仅有三成孩子表示,父亲给自己开过家长会。与接送放学、发零花钱相比,逾九成的孩子最喜欢得到父亲的保护与帮助。
孩子心声
“爱发脾气”的爸爸最不受欢迎
孩子们最不喜欢“爱生气”的爸爸和“抽烟喝酒”的爸爸。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关于爸爸的“缺点”,七成孩子都选择了“抽烟、喝酒”和“乱发脾气”。“最讨厌爸爸抽烟了,对身体多不好。喝酒也是。”很多孩子都表示,抽烟喝酒这样的不良行为,他们都是极力反对的,而且这也在无形中“破坏”了自己老爸在心中的形象。
“不喜欢爸爸冲我发火,喜欢他能坐下来好好和我谈谈。”在调查中,74%的孩子都希望可以和爸爸成为朋友,“爸爸能像朋友一样陪我玩耍,坐下来和我谈心。”受访的学生们都憧憬着自己与父亲的朋友关系,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已经和父亲是朋友关系了。但调查中,也有学生表示自己和父亲只能是父女(父子),这是没有办法去突破的。
此外,在调查中,只有12个受访学生表示父亲来给自己开过家长会,剩下的40个孩子均表示父亲从来没有参加过自己的家长会。然而,对于父亲“缺席”的原因,很多孩子都不以为然。“同学们都是妈妈来啊,所以我也是妈妈。”孩子们似乎都默认了家长会是“母亲会”的传统。
上学由爸爸接送孩子很有“安全感”
在此次问卷调查的第一部分,“最喜欢爸爸为你做什么事情?”中,除了陪伴自己玩耍外,“爸爸可以保护我”同样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助我”。在调查问卷中,提到关于爸爸能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问题里,只有7个孩子选择,仅占总体的14%。
“老爸都不能来接我,他太忙了。”四年级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从幼儿园开始爸爸就没有来接送过她。“但是老爸在我心目里是最帅的爸爸,可以保护我。”记者询问张同学是否希望父亲能来接送她。她思考了一下,“那你说呢?”
“我爸爸天天都来接我。”和张同学不同,可可的父亲每天都接送孩子,“当然喜欢爸爸接送我了,就不会遇到坏人了。而且每天放学都有好吃的。”采访中,和可可一样等待爸爸来接自己的孩子们都表示,父亲可以来接送自己让他们很有“安全感”。
爸爸心声
陪孩子的时间少爸爸也很内疚
下午放学时,李先生坐在电动车上等着儿子出来,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并不多。“一个月可能就三四次吧,平时都是他妈来接。”李先生说,自己接儿子的时候,都是偶尔下班得早,正好赶上儿子放学,顺路“捎”回家。儿子上到小学二年级,自己只在孩子刚开学的时候帮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
“爸爸有时间就爸爸接,没时间就妈妈接。”李先生说,每每听到儿子说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时,他都会有点内疚。“其实能感觉得出来,他肯定是最希望我去接他的。一家三口一起的时候,也感觉他更亲我,可能是平时陪他的时间太少了。”
在一所小学门口,记者观察了放学后半小时接孩子的情况,半小时内,除去爷爷奶奶接送的孩子外,来接孩子的父亲只有13人,而母亲多达34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来接孩子放学的爸爸,都表示,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和生活起居的照顾上,都是以孩子妈妈的时间为主,妈妈时间安排不过来的情况下,才会由爸爸协调时间来管这些事情。“就像辅导作业,也是他妈妈先来,如果辅导不下来了,我再去。”五年级学生家长钟先生说。
专家分析
父爱能帮助孩子意志成长
“大多数孩子希望爸爸保护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安全感不够。”我省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余允珠说,之所以孩子希望能得到父亲的保护,也代表了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代表着力量和家族,“爸爸稳定了,家庭才会稳定。孩子同样也受到了这种意识的影响。”余允珠说,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希望得到爸爸的保护,可能也说明爸爸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不够,在平时对孩子的理解与欣赏也不够,导致和孩子关系的淡化。
余允珠认为,爸爸和妈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是分时间段的。孩子进入青少年之前,孩子在生活上还不能独立,从母亲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来说,照顾小孩子的生活起居成长,还是应该以妈妈为先。
而在孩子进入青少年之后,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就更加凸显,更多地教会孩子生活的智慧。余允珠认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爸爸更应该重视的是对孩子心力成长,应该为孩子树立起家庭责任的榜样,帮助孩子在意志上成长。
一点建议
爸爸“蹲下来”和孩子做朋友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首先要给予孩子的就是爱。”余允珠建议,父亲先定义自我的家庭角色,既然选择了家庭,要对妻子和孩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转换家庭角色的定位,要做一个“慈父”而不是“严父”。
在余允珠看来,关爱孩子、赞赏孩子比惩罚孩子更重要,给予孩子爱和平等的待遇,这样的孩子是身心成长最健康的。所以爸爸需要以爱为核心,“蹲下来”,乐孩子所乐,忧孩子所忧,急孩子所急,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