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教育新闻 > 正文

写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师的幸福在哪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钟曜平 2013-09-10 12:49:38

说两句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又一圈年轮长成。日复一日,当时间从夜晚备课的灯光里溜走,从上下课清脆的铃声中溜走,从批改作业的笔尖下溜走……忙忙碌碌的你,有没有感到幸福?

  教师是人生的指导者,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站在这崇高的荣誉下,你是否想过,教师的幸福究竟在哪里?

  (一)

  教师的幸福,一定不仅仅取决于自身。我们期盼政府重教的政策越来越实,我们期盼社会尊师的氛围越来越浓,我们期盼学校的管理更加民主,我们期盼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所有这些,都可能让你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

  但是,反观自身,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教师自己能做什么?又需要做什么?

  或许,繁杂的工作根本就让你无暇思考幸福与否,只是日复一日匆匆向前。在偶然闪过的瞬间,你会略带伤感地自问:生活在哪里?我又在哪里?低头走路的我,拿什么面对每天的雾霭、阳光和孩子时有困惑的脸?

  我们一起听一个域外的故事。31岁的美国数学教师肯特每年都会亲近大自然,在过去数年间,他深入大自然近距离记录了约19公里的门登豪尔冰川下冰穴里连续消融和结冻的奇观,并绘制它们日益变化的过程。

  肯特不是一个乏味的人,他有着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生活的焦点。冰川下洞穴美景舒缓了他的压力,激发了他的灵感。一个可能和你我同样倦怠的肯特走出去,一个充满活力的肯特从冰穴里回来,站在学生面前。而且,不只是活力,还有阅历、视野、对生命更深沉的体悟与理解。这些生活的印记,不仅丰富教师的人生,也会变成滋养学生的雨露。

  跳出单调、庸常的生活,敢于改变自己,给自己生命更多惊喜,从生活中积淀教育的智慧与财富,你才可能获得更为幸福的职业生涯,更有底气把这种惊喜带给学生。很难想象,一个个人生活失败的教师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教育生涯。懂得追求生活诗意与幸福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充满希望的未来。

  或许你会问,我们这么忙,时间从哪儿找?

  时间是从热爱开始变得充裕的。不要给自己太多借口,你的时间和生活由你决定。“长三角”名校长、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校长骆玲芳,一人管3所学校时也不忘去野外探险,在旷野的徒步中清空自己的头脑。她说,路上是她思考教育最好的时间。她还是一个茶艺师,每到春天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从大地而来的茶香。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这里,有生活的激情,有教育的乐趣。一切都在教育之外,一切又在教育之中。幸福的个人生活与教育生活的幸福水乳交融。我们在生活中思考着、示范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寻找着、实践着我们幸福的职业生活。

  热爱教育,热爱生活,这是教师幸福的起点。

  (二)

  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使得每位教师感受到的幸福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只满足于照本宣科,对于教书育人的专业,不想也不愿有所建树,那么,你便很难在工作中感受到持久的幸福。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相信步入教坛之时,你也曾鞭策自己,不仅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然而,时移世易,今天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社会转型期阶层的分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这个时代,做“经师”或者为“人师”,已经完全超越教师以往所有经验的总和。

  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高占有者,你用什么应对课堂上学生的挑战?

  当教师的威严在学生、家长对教育民主的诉求面前日渐消减,你该怎样引领学生的成长?

  当“慕课”为学习者提供几乎不逊色于真实课堂的体验,有人预言“大学已死”、大部分教师会被取代,你又如何顺应这一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

  从长远来看,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仍然充满着光明的前景,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已然发生重大变化。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将会很快遭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互动、相互切磋的教学模式,师生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找到创新的钥匙。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习者,是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互动中引领、启发学生将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纷繁芜杂的时代,“教书”和“育人”的职责咬合得又是如此紧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实际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分量。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相互唤醒,谈何容易?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需要关心。只有爱,才能让心灵影响心灵,灵魂唤醒灵魂;只有爱,才能真正呵护学生的成长。

  特级教师于漪教过的一届学生中,有4个有口吃的毛病。经于漪调查发现,4个人的“病因”实际上各不相同。一个是舌头稍短;一个是父母娇惯,语言不规范;一个是小时候模仿口吃者说话;一个是思维迟钝。她分别为4个学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使他们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于漪的经历告诉我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个性特质各不相同,你要通过悉心体察,在千差万别中,发现并研究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然后加以尊重、关心、教育。

  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心弦。你只有将自己的心弦,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才有可能与孩子的心产生共鸣。

  在这个变化了的时代,你能游刃有余与孩子共同成长,这就是幸福的源泉。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