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2013-08-12 13:17:02
高规格的争议 超六成人反对“高规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零岁经济”悄然升温。在不少婴幼儿用品店内,从童装、寝具、奶瓶到咬牙器、训练碗,婴幼儿用品种类繁多,甚至很“奢侈”,比如专用的护颈枕以及多功能枕售价高达两三百元。此外,当前婴幼儿摄影、游泳等服务类消费也是琳琅满目,费用不菲。
对于不少家长在“婴幼儿消费”上一味追高、要求“高规格”,本次调查中,超六成(63%)受访居民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太理性。仅9%的人明确表示“支持”,另有28%的人不置可否。
哪些“婴幼儿消费”不理性?82%的人首选“热衷各种天价培训班”;其次是“追求高档儿童服饰”,有74%的人选择;排在第三位的是“只买品牌玩具”(60%)。
家住九龙坡的陈芳霞说,近期一位妈妈给孩子报了婴儿水疗法课程,说水疗法有助于开发婴儿的脑潜能,结果好几个妈妈都跟风报名,这让陈芳霞也有些着急,“他们的孩子大脑都开发了,我的孩子的大脑不能还那么荒着吧?”
高规格的危害 七成人担心影响孩子财富观
记者随机采访了6个有婴儿的家庭,他们每月的“婴幼儿消费”都在1500元以上,有的更是超过3000元。
陈芳霞的丈夫龚先生发现,当前的人才竞争,似乎渐渐从就业、高考、中考、小升初,已经移向婴儿,“现在这个风气越来越盛,我很担心会害了孩子。”
本次调查中,近半数居民(49%)认为,“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不是在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也有11%的人持不同看法,觉得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40%的人不置可否。
具体而言,85%的人担心,“婴幼儿消费”的高规格化可能让孩子从小养成攀比与炫富心理;70%的人认为这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财富观与价值观;67%的人觉得,这会给家长们带来经济与精神压力。
高规格的思考 七成人呼吁消费要理性
长期从事消费行为研究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直指当前部分媒体过度渲染一些婴幼儿用品、服务以及培训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使得家长不知所措,盲目跟风。此外,一些媒体让部分民众形成了“国外产品都是好的”的刻板印象,导致盲目崇拜。
“婴幼儿消费”高规格化现象折射出什么问题?调查中,78%的受访居民首选“大众对"婴幼儿消费"存在盲目、炫耀消费等误区”;67%的人觉得,部分家长反应过激,有点走极端;55%的人提出,这说明部分企业诚信度与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也有16%的人认为,这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很正常。
孙凤直言,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方面,不少家长更重视在物质层面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一些父母总将一些育儿责任推给市场,而不重视自身应担负的责任。其实,对于儿童教育来说,父母的教育与关怀等精神层面的努力显得更为重要。
本次调查中,71%的受访居民呼吁“婴幼儿消费”应适度与理性;69%的人建议家长要有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此外,65%的人期待对不良商家加大惩处力度;57%的人希望企业提高诚信度与产品质量。
一周
投诉舆情
上周,重庆晨报966966公众服务中心共接到市民投诉176起。投诉较多的购物领域中,网购、团购纠纷突出。市民刘女士反映称,1个月前购买的团购产品因团购网站倒闭至今无法退款。
第51期
如今,不少家长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婴幼儿消费方面一味追求“高规格”。
上周,重庆晨报舆情调查中心联合大渝网与重庆晨报966966公众服务中心,对2025名居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3%的受访者直言,婴幼儿消费追求“高规格”的现象很普遍,但有半数人认为"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不是在爱孩子,反而会害孩子”。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