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2012-10-29 15:18:15
再次,要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说到这儿,有些家长可能还是比较担心。担心什么?别的孩子在入小学前都学会了不少汉字,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如果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那能跟得上 去吗?这担心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有失必有得,或许你的孩子在动手、动脑等方面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难道这不值得庆幸吗?至于暂时的落后,也关系不大,只 要孩子有学习的兴趣,很快就能赶上去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位孩子的父亲是个“新闻迷”,早上听收音机,晚上看新闻节目,成了这位父亲的必修课。而他的儿子从小受到了潜移 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也迷上看新闻。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入小学后,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的听说能力、记忆力特别强,读起课文来,语感也特好,爱看课外书, 对身边的事也很感兴趣。刚入小学就能看《西游记》的学生版本了。问他,字认识吗?他说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大概能知道讲了什么事。而认识的那些字基本 上是自己通过问父母,通过一遍又一遍反复的接触学会的。你看,孩子一旦有了兴趣,根本就用不着机械、死板地教他认字、写字了。这样,对这个孩子一生的学习 习惯养成来说,将是一个良性循环,将会学得很愉快、很轻松。
在入小学前,家长还应重视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与人相处习惯,生活节 俭习惯等。同时,家长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确把握严与爱的尺度,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信。特别不能在他人面前当着孩子说自己孩子的缺点。我们中 华民族的传统,人们往往喜欢说客气话。带孩子出去玩,别人问,你孩子学习怎么样?我们家长总会谦虚地说:“不怎么样,不太好。”其实,这样是很伤孩子心 的。家长也不要老是把“你真笨”、“真糟糕”等词语挂在嘴边,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进入小学后,家长切记不要随意给孩子加重学业负担。如现在小学一年级学生是不允许留任何书面家庭作业的,学生在校时间也进行了严格控制,一年级 小朋友在一星期中,有三个下午是提前一节课放学的。在书写方面,提倡只要学生能把生字记牢就好,绝不允许出现罚抄写十遍,罚抄课文内容的变相体罚现象。这 些措施都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家长最好不要与学校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如果孩子确实有精力,不妨可以有选择地发展孩子的艺术特长,让他们更加全面地 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