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2012-08-06 17:38:20
人的成才因素中,智力发展只是一个因素,非智力因素更加重要。将一个身心发展尚未达标的儿童,置于已达标的儿童群体中去接受以达标儿童为标准的教育行为,使其处于不平等的学习竞争中,结果往往力不从心,一般到二年级时就明显跟不上了,这就难免遭到老师的冷遇和父母的失望。孩子的学习兴趣低落,自信心会慢慢消失。
另有一种现象,早上学的孩子在班上常常以“需要照顾”的角色出现,选班干部没有他们的份,系红领巾也要晚一年,搞什么活动大多数也只能列席旁观,不知不觉中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和自卑感,孩子的人格就不能健全地得到发展。
在此对6岁儿童的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鼓励和督促孩子,上课时用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拉,不敷衍。爱惜书本及学习用品,保持清洁整齐,每晚睡前整理自己的书包做好次日上学的准备。孩子能做到这些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和老师的赞扬,这些又能进一步激励孩子认真学习。取得更大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2.建立合理的的作息制度,培养良好的的学习习惯:保证孩子做到按时吃饭、按时睡眠和起床,准时到校。课后回家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做功课和游戏的时间。建议父母不给孩子额外增加作业,如果课余时间完全被功课占满剥夺了孩子的游戏时间,会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效果与父母的期望适得其反。孩子做功课时,要给他创造安静的环境,父母来回走动、谈话、看电视均会造成孩子分心,影响他的有意注意的发展。对孩子的作业既不要放任自流,也不要包办代替,孩子有困难时可给予提示。鼓励他自己思考解决。从上学开始就鼓励孩子养成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的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