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社区 2011-08-04 09:37:14
家长何以集体焦虑
为什么今天的父母难以摆脱焦虑的困扰?仔细分析,这个责任不仅仅在父母——
独生子女提升父母期望值
如今的城市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对于部分70后、80后的年轻父母来说,他们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孩子数量的减少,使得父母、祖父母们对独生子女的关注开始增多,也让父母、祖父母们经不起一点无论是健康还是安全方面的风险,更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无限的期望。要把两代人对孩子的憧憬变成现实,“教育”是必经之路。同时,不断丰富的育儿理论和流派,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又与商业利益相互交织,以至于家长真假难辨、遇到教育问题无所适从。可以说,很多人从初为父母时起,内心就充满了子女培养焦虑。
社会环境使然
如今,我们的教育依然延续着“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的模式,由于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中、高考制度以学科考试分数作为单一的选拔依据,以及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看重学历,父母只能从孩子小时候就重视教育投入。
在现行教育体系中,家长们担心孩子因为接受不到好的教育落后于同龄人,不敢拿孩子的未来冒险,他们的普遍心态是:家长抓得严,看得紧,孩子的成绩就有保障,家长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成绩;孩子要随大流、不能掉队;不要因为父母另辟蹊径的决定,使得孩子在若干年后掉进哪一条制度的裂缝,再也爬不出来。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归根到底,应试教育脱不了干系。一位资深的老师说:“家长无法改变社会的生存法则,孩子也不能改变教育游戏的法则,谁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大家现在只能无助、无奈、被动地顺应潮流。”
竞争意识带来焦虑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首席教授劳凯声曾表示:“中国教育的竞争太残酷。”他认为,关键是制度本身是强调竞争、强调选拔的,“如果在这套制度中竞争不过别人,就是失败者就被淘汰,只有一步一步竞争过别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旦孩子不够出色,家长就会不自觉地陷入焦虑。
而竞争本身不利于孩子成长,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陈建翔认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