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幼儿网 2011-05-27 11:09:27
教育孩子最主要的就是与孩子的交流了,这关系到家长能否了解到宝宝的思想方法。家长是必要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了解孩子的一切活动,当孩子出现了一些误区家长可以及时帮助孩子引导。
1、怎样引出孩子的真实想法
“妈妈,我不想做了”
“妈妈,我不想做了”,“我不愿意”,“我讨厌做这个”……我们的孩子经常会说这些话,这时候大部分妈妈会说:“哎呀,又怎么了?”或者显露出“我早知道你的小心眼了”的表情。妈妈的这样一句话可能会让孩子非常失望。在妈妈看来,孩子根本就没有毅力,但孩子说出这种话一般都是有理由的。如果这时候你倾听一下,就能明白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悠美上小学三年级,妈妈最担心孩子没有毅力。一天,妈妈看见悠美非常认真地做学校留的手工作业,觉得难得,就想夸奖孩子一句。结果悠美一看妈妈过来,马上大发脾气。
这时候大部分妈妈们认为是孩子不想做了,就逼着孩子继续做(①②)。上述对话中,妈妈看到孩子不听话就用“等着明天上学挨老师批评吧”来气孩子(③),这么做的结果是孩子原先的热情也消失了。这个时候,妈妈不应该否定孩子的话,或说出自己的意见,只要听一听孩子说的话就足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出如下的对话更为有效。
这种情况下妈妈不应该否定孩子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只要重复孩子说过的话,她就会觉得妈妈在认真听,就会敞开心扉,说心里话。敞开了心扉,孩子可能就不再烦躁了。其实这个方法一点都不难,只要把孩子的话重复一遍就可以了。
引导式对话的要点:
孩子不愿意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妈妈应该好好听一听孩子说的话,这样有可能了解到孩子不愿意做的理由。倾听孩子的话,重复孩子说的话,可以引出她真实的想法。
2、适应孩子的说话步调
“为什么在学校学过的东西还不会?”
在妈妈看来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回答,真是让人着急啊。很多妈妈因为担心“只有我的孩子不会”,所以非常想马上告诉孩子这道题该怎么回答。但妈妈的这种焦虑只会让孩子更烦躁,而且不利于孩子发挥主动性——人一旦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就会感到焦虑和烦躁。
太郎妈妈因为他数学成绩不好而烦恼,向我咨询该怎么引导孩子。她说,孩子解不出学校教过的分数题,她忍不住对儿子大发脾气。
上述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算题能力,妈妈应该引导孩子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但太郎妈妈却单方面向孩子提问,用非常强硬的语气,而且还逼着孩子回答问题。太郎没有自信,就更加胆怯畏缩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速度,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呢?
父母跟孩子说话时应该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说话的速度,像这样合着对方的理解能力和说话速度进行对话叫做“步测”(pacing)。说话速度慢的人与说话速度快的人对话会有抵触情绪,但是两个说话速度一样的人对话彼此都会有“同类人”的感觉。除说话速度以外,说话的内容和多寡、声音的高低和身体动作上步调一致也是一种pacing。你想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随时都要记住这个pacing,要不然对话很容易变成单方面的说教。
引导式对话的要点
当你发现孩子不会做已学过的题时,可能会很生气,同时又为孩子担心,但还是要配合孩子说话的内容和速度进行对话才行,这样才能消除孩子的焦虑和不安,让他恢复平静。
3、替孩子着想可以激励孩子
“我不想当队长”
当孩子没有信心的时候,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常常说“加把劲”之类的话。想想看,你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呢。请你好好考虑一下孩子的心理吧,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妈妈还是催着他加把劲,他会怎么想呢?可能是更没有信心了。那么,该怎么鼓励没有信心的孩子呢?
明菜妈妈觉得当合唱队队长的女儿这几天无精打采,就关心地询问怎么回事,反而惹得她大动肝火。为此明菜妈妈特地向我咨询该如何处理。
上述对话中妈妈根本不关心孩子的苦恼,总说“该好好当队长”、“好好干”之类的话。作为妈妈当然希望孩子能有自信心,但她这种鼓励方法在孩子听来就是“你这样当队长是不行的”、“你没有努力”。孩子会觉得妈妈不是跟她站在同一立场上的,或者认为“像现在这样做是不行的”。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还被要求更加努力,这等于勉强让已经没有油的汽车继续跑一样。
妈妈应该重复一下孩子说过的话,理解孩子,那么孩子就可以冷静地整理自己的思绪。妈妈让孩子自己选择该怎么做,还要让孩子明白妈妈永远支持他。孩子知道妈妈倾听了自己的想法,感觉轻松多了,就可以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了。
引导式对话的要点
当孩子没有干劲的时候,比起“加油”、“认真点”,倾听和支持更有效。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妈妈还说“认真点”,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妈妈不是跟他站在同一立场上。
引导式对话中听的基本技巧
用心听
用心听的意思是真心实意地听孩子说话,而不是形式上的用耳朵听,要让孩子感到“妈妈正在认真听我讲”。但是,我们周围很多爱说话的人都不太重视倾听,但又都希望自己说话的时候对方能够倾听,并且明白他的心声。会倾听的妈妈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可信赖的人。别打断孩子的话
不要让孩子难堪
有的妈妈打断孩子的话,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尴尬难堪。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她的孩子从外面跑进来兴奋地说:“妈妈,我刚才去了文具店,看到一种神奇的组装机器人。”我的朋友可能是认为孩子想要买那个机器人,赶紧打断孩子说:“妈妈没有钱,你该知道吧。”结果,孩子马上就不高兴了,就是想买,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慎重说:“谁说要买呀!”孩子提起机器人未必就是想买,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慎重地对待孩子说的话。
不要轻视孩子说的话
有的妈妈对孩子的话持轻视或旁观的态度。这是在向我咨询过的一位妈妈身上发生的事情。有一天,她的孩子在课间给她打电话过来说:“妈妈,我可能是因为书包太重了,所以头疼,肩膀也疼。”这位妈妈虽然心里很担心孩子,嘴里却说:“你看,昨晚我不是让你别玩电脑,早一点睡觉吗?”结果孩子生气了一声不吭地挂断了电话,这是妈妈没能抑制住自己想说的话。让孩子产生了反感。跟孩子对话的时候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很重要。
重复孩子说的话
有时候简简单单地重复一下孩子的话尾,也能让孩子打开心扉说出心里话。可是“说的人”却说,没感觉到对方在重复自己的话,只觉得对方在非常认真地听自己说话。可见,重复别人说的话看起来简单,但它能传达出“我在认真听你讲”的意思。
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
很多人都觉得,两个人谈话的时候要是对方不看着自己的眼睛,会觉得不愉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曾经把家长分成两组做这方面的实验。一组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谈话,另一组是不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结果,不看对方眼睛的那一组家长说,很难把话题继续下去。有一位妈妈哭着对我说:“我有三个孩子,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过话,现在想起来,他们那时候肯定是伤透心了。”请反省一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妈妈。
用肢体语言表示你在听
孩子只要一看到妈妈细微的表情或小动作,即便妈妈装得再好,他也能看出妈妈有没有在听自己说话。请你不要忘记,孩子的眼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敏锐。对话过程中让孩子感觉到你正在听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说话的时候要点头
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可以点头或附和来表示正在认真听,也可以说:“啊,是吗?”“然后呢?”“嗯”等。如果你不附和说话的人,只是安静地听着,即使是真的很认真听,说话的人还是无法感受到。
跟孩子对话时注意你的姿势和身体动作
跟孩子对话的时候请你时刻注意自己的姿势和身体动作,特别是眼睛要平视孩子,托起腮帮子坐着或是扬起手的姿势会给孩子压迫感。妈妈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一些习惯性动作也许会引发孩子不愉快的情绪。
怎样争取时间
你正忙得不可开交时孩子跟你说话,很多妈妈就勉强听着,但是孩子能感受到你有没有在听。这时候,跟孩子表明:“妈妈现在没有时间,等会儿再说好吗?”或“五分钟之内能说完,就说说看吧。”这比勉强听着效果更好。妈妈的这种灵活性更能赢得孩子的好感。请记住,孩子一旦关闭心门,再重新打开是非常困难的。
请你注意自己的表情
讲课的时候经常能看见一些听众哭丧着脸,看着他们满脸的不高兴,我心里就像打鼓似的不停地想:“是不是我讲的太没意思了?”或“觉得我讨厌?”但是有一天,忽然发现我自己的表情跟他们没什么两样。那天,我正在做讲课前的准备,无意之间瞥了一眼镜子。天哪!镜子里是紧蹙眉头的女人,一脸凶巴巴的样子……人们在专心做事的时候很容易做出让人害怕的表情,而孩子们对这些表情的反应更敏感,所以跟孩子对话的时候请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家长可以通过上面的内容熟练的掌握孩子的与孩子沟通的巧妙的方法。相信家长对于上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肯定对于教育孩子也有了很深的作用,希望您对于我们的内容多提一些宝贵的建议。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