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整理 作者:王宁 2011-05-24 14:31:51
北京市西什库小学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刘兰塑胡同14号,比邻著名的西什库教堂。学校地处首都核心功能区,距中南海不足200米。
创建历史
学校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八月由西什库教堂主教法籍人士林懋德(P.JARLIN)创办,始称“圣心小学”,后改为“盛新小学”。1952年起改为现校名。学校最初的校址是在西安门大街现老北大医院处。1913年春,迁入西什库大街刘兰塑胡同14号新校舍(即现校址)。1921年,学校在彭玉麟校长任内,又扩充成立了中学部。1930年,中学部迁至五龙亭后,乃各设校长,分掌校务。北平沦陷期间,学校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教会经费匮乏,难以为继。1944年,遂由李君武改组校董事会,并任董事长。经协商,天主教圣母文学会将全部校产及教具借予学校使用,办学经费则由学校靠学费收入自行维持。
1949年北平解放时,学校共有学生和教职员工434人。1952年,经市政府教育部门批准,学校与同属天主教会主办的光华女子中学附属小学合并,改为公立学校,更名为北京市西什库小学。同年,学校成立了团支部。从此,学校摆脱教会束缚,在党的领导下,步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康庄大道。
从1899年创建至今,学校横跨三个世纪,经过了四个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屈辱与奋起。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余名毕业生,其中不少学生成为社会精英。学校一直以治学严谨、作风朴素的传统校风而着称,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民族的兴盛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校园环境
时光如水,岁月有痕。如今,当你走进这方古老的校园,会被眼前的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教学楼所震撼。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近代教育设施和校园文物之一,也是我国尚存不多的最古老的校舍。整个建筑融西欧古典风格与中国庭院式园林特色于一体,由东西两座相连的二层建筑组成,西座呈一字形,东座呈U型,坐北朝南形成一个平仰的F状,造型独特,错落有致;楼体为砖木结构,灰墙红瓦,回廊环绕;每间教室都两面开窗,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尖尖的屋顶,轮廓优美考究的门窗,依次排列、富有层次的顶柱,高大气派的拱型穿堂,镶嵌细腻而外凸的门楣,精美的砖雕,摇曳其间的苍松古槐……宛若一幅清幽典雅、风韵怡人的风景画。
为了保持这座作为历史见证的教学建筑的原始风貌,西城区政府应一些老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将其列入拆迁改造区的重点保护建筑和文物建筑,并投入资金,实施了保护性加固大修,使其修缮如故,更具风采。2007年,北京市政府将学校教学楼列为第一批北京市近现代建筑文物。
硬件设施
近几年,学校先后装备更新了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使古老的校舍具备了先进的教育功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饱经风霜洗礼的西什库小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勃勃生机,古老的校园为一代新人扬起时代的风帆。学校秉承“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教师的培养,有一支富有爱心、业务优秀、勤奋进取的师资队伍,一批区校级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西城区评优课和《金秋杯》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活动中有多位教师获得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学校声誉
2007年,学校获得北京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西城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百年风骨,时代春晖。目前,阅尽沧桑、人才辈出的北京市西什库小学正在现任校长阮平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学校历史财富,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为把学校打造成一流的教育精品而努力奋斗。
地址:西城区刘兰塑胡同14号
邮编:100034
电话:010-66177252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