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1-05-12 10:20:04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第一步,这个阶段孩子一般是6-12岁,其实,6岁和12岁的孩子差异是很大的,所以这期间的教育重点是不一样的,一般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9岁的小学低年级(一至三年级)阶段,第一阶段是9-12岁的小学高年级(四至六年级)阶段。
第一阶段是幼儿期的延续,教育重点以长身体和玩耍为主,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立意识为主。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延续,教育重点以巩固学习兴趣,增强孩子自理及相关动手能力,培养孩子自信与坚强品质。
如果说,婴幼儿期爸爸是配角,那么此间爸爸和妈妈一样同为主角,只不过男女主角的分工略有差异罢了,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男女性别特质上。
男女有别,并非简单地指外观上的性别差异,还有很多内在的差别。研究表明,男性荷尔蒙值要比女性荷尔蒙高。因此,爸爸的精力往往更旺盛,而妈妈则大多显得更安静。男性的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特点往往是女性所不具备的,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思维上女性形象思维比较好,男性逻辑思维比较强,这也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其实,相对妈妈来讲,爸爸心胸更开阔一些,实践范围更广泛一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对比较理智,看得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所以,此间父亲的角色主要是:
1.要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无论做什么,没有兴趣都不会取得好成果,即便是玩耍也是如此。而学习更是这样,试想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他能学得好吗?
结束了幼儿时代,孩子在父母的牵引下迈进了小学校园,孩子喜不喜欢学习,能不能学得好,很大程度都取决于他对学习的兴趣。孩子的兴趣需要爸爸的发现和引导,爸爸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我们都知道,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他一定会喜欢学习。所以,爸爸要引导孩子快乐的学习,比如孩子喜欢画画,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不管他画得怎样,此时爸爸能表扬他,孩子就会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作为小学生,除却继续巩固在幼儿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外,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2.要培养孩子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要让孩子自立,父亲就要给他创造机会。比如孩子之间有了矛盾,不要自己出面解决,而是要孩子自己去解决处理,利用处理人际矛盾来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随看年龄的增长,孩子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生活自理能力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的自己的行为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在生活上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比如:独自穿衣服、独自铺床叠被、洗小件衣服、收拾书包、打扫卫生、购买一般学习用品用具及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自理能力是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的主要内容,孩子从需要被照顾和保护,到自己独立生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爸爸的一定要克服“爱心”,不过多照顾和保护孩子,而是有意识给孩子提供自立的机会。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才能使孩子逐渐形成较强的自理能力,并以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3.要让孩子更加自信与坚强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别人给自己建立起来。孩子的不自信,很多都来自家长,比如过多地指责、父教缺失、家庭不睦等。不自信最直接的就是形成自卑,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因此,爸爸应关注自已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要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
小学期间是孩子成长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父爱在孩子此间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此间缺少父爱的孩子性格方面会有一些明显的弱点。因此,做爸爸的要尽可能投入到家庭教育中,与妈妈合力撑起大伞,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足够的精神营养。
爸爸要对孩子有信心,处处流露出“我的孩子很棒”的态度。因为爸爸眼里肯定、和善的神情,会让孩子感到信心十足。当孩子做事失败了,我们要告诉他,失败是正常的,不要泄气,要充满信心重新开始。孩子会在我们的鼓励中树立信心,而且会更加坚强。
为了让孩子坚强自信,作为爸爸应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他们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从而培养出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