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时报 2011-04-13 11:12:21
幼升小择校陆续开始,面对进入名校的寄宿班机会,很多家长内心充满矛盾纠结。让孩子从小寄宿,你愿意吗?
【赞成】
开朗的浩成让妈妈更坚定
袁浩成,在幼儿园时就想着要把儿子送进寄宿制学校。
“现在孩子和家长的压力都大。如果每天让我接送儿子,每天盯他功课,我会疯掉。”这是浩成妈妈高雨清的第一个理由,在幼儿园时,浩成参加了幼小衔接班,和小学很像,高雨清每天接送儿子,回家还监督儿子做作业,做得不满意忍不住要批评,于是,妈妈和儿子都不高兴。
“送去学校,浩成只有第一天晚上哭了,从此就再也没哭过。”高雨清说,每周三的探访日,他总不让妈妈来,一开始是觉得妈妈来了又走,反而更伤心,到后来就变成了“妈妈你过来太麻烦,不要来了”。当妈妈问:“你为什么不给妈妈打电话呢?”小浩成说:“哎呀妈妈,我很忙的,下课以后要骑独轮车要打篮球还要上兴趣班,排不过来,对不起呢。”
浩成天生性格开朗,上了小学以后,就连周围的朋友也觉得,浩成比幼儿园更开朗更独立更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愿意帮助人。
“没有觉得儿子不亲了。反而我觉得他更黏了,”高雨清说,他现在一回来就妈妈长妈妈短,简直有一万声好叫。唯一的困扰,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现在浩成在学习上有点毛糙,高雨清正准备和老师沟通。
【反对】
孩子与家人缺乏沟通
田文君,中学教师,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
“我坚决不赞同,尤其是那么小就上寄宿学校,这是家长推脱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田老师的态度很坚决,她的外甥女已经高三,一路上全托的寄宿制学校,家里经济负担重不说,孩子虽然活动能力很强,可是和家人很少沟通。“我曾经问过她,她说如果自己有孩子,肯定不会送去读寄宿制学校。”
【结论】
1.能不寄宿尽量不要寄宿
小学生正是对世界认识的时候,最应该和父母在一起。如果家长确实很忙,忙得不能保证孩子的正常起居,宁可托付给保姆或者其他人,那还不如寄宿,寄宿可以增强孩子独立能力。
2.开朗懂事的孩子相对易适应
徐惜婷刚刚去寄宿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几乎每个星期一早上送到校门口的时候就大哭,有时候哭得撕心裂肺,老师都劝不好。“我们走的时候也很心痛,”徐妈妈说,不过婷婷在幼儿园也是这么哭的,想想总会适应。这一适应,婷婷整整哭了一个学期。
“性格开朗、容易合群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寄宿制生活。”留学生芬兰从小就在寄宿学校生活,她坦率地说:一开始不适应,慢慢也就习惯了,寄宿生活能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3.家长的角色不可缺
不要以为,孩子送进学校,一切责任都归老师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学校无法包办代替,建议再忙的家长,也要留出周末的时间和孩子好好交流。“孩子成长需要多方位角色,寄宿制学校里,老师的角色的确加强了,可是亲人家人的角色就缺失了,这对孩子一生都是很大的损失。”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