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长教育心得 > 正文

父母怎么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进取心?

来源:幼教网 2010-09-27 17:48:04

说两句

  惧怕的心理动机将会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成就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勇气是非常重要的事。

  第一,要给他练习的机会

  下面这句话,是许多妈妈的口头禅:“小心,小心,我来!”出于保护的心理,或出于不信任(甚至是省事)的心理,我们常常在孩子试图挑战自己的能力之前,就扼阻了他尝试的机会,让他既来不及证明自己,又来不及学会该有的能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落后了。

  还记得第一次带儿子去欧洲时,他还不满4岁。为了训练他的独立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我们给他准备了一个小手拉行李箱,里面装着除了衣物之外他自己的东西。我们要求他不管是从酒店退房还是从朋友家出发,都得自己整理那个小箱子。如果整理时落下了什么东西,他就得自己负责,自己承受损失,而且明白我们不会再帮他补上。

  在那一路将近3个星期的旅途中,第一个星期,他就丢掉了一盒蜡笔、一副蝙蝠侠戴的红色塑料框眼镜和一支周身漆着迷彩的小望远镜。虽然他哭丧着脸、哼哼唧唧的,但我们坚持遵守规则,没有再帮他补上。当他从这个教训中确认自己真的必须负责,并且要有勇气承担错误时,从第二个星期开始,除了在阿姆斯特丹港边被大风吹落入海的一顶小草帽之外,就再也没有落下任何东西了。(由于小草帽落海不是他的过错,所以我们立刻帮他再买了一顶!)

  第二,要帮助他培养敢于进取的能力

  敢于进取和承担责任的勇气,不是我们在嘴边说说就能获得的,它既包含了实际应付挑战的能力,例如智力、体力、技巧;也包含了处理挫折、面对失败的心智和情绪能力。因此,需要父母和长辈有计划地来帮助孩子获得这些能力。

  关于如何培养应付挑战的实际能力,以我个人对儿子的教养经验来说,我认为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参与体育运动,例如踢球、游泳、打球等等。通过体育运动,他能学习到肢体协调运作的技巧,感受力量和意志如何更好地配合,学会冷静观察和机敏审时度势,还能从运动中感受压力和能量释放后的畅快。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先带着孩子去认识和体会不同的体育项目,然后再依据他的喜好和能力,找到一项或几项可以持续投入的运动,让他在体能锻炼中学会获得勇气的实际技巧和方法。

  第三,教导他一件最重要的事——人生,是允许有许多次失败的

  社会学家最担忧中国80后独生子女的情商,很害怕他们因为不能承受失败的挫折而选择不战而降。他们的担忧当然不无道理。现在大多数的孩子一直到上小学之前都几乎没有承受过竞争的压力。他们不需要在爸爸妈妈面前装得乖巧以和兄弟姐妹争宠,不需要看谁比较眼明手快能先抢到鸡腿,不需要耍小把戏好在晚饭后躲避洗碗的责任,也不需要懂得谦让而不把面包全部吃完。基本上,他们没有竞争的需要,因此也就缺乏承受竞争后果的能力。

  此外,目前学校教育的主流思想,是在教导孩子们获取往前冲、往上爬的能力,而不太重视也不太强调万一没有冲上去或半途滑下来之后该怎么办。因此孩子们在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可能不太具有继续往前冲的实力,或觉察到自己有滑下来的危险时,因为还不具备应对失败的能力,所以有的就干脆留在原地,拒绝继续尝试;有的因此看轻自己,不再具有斗志;有的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偏离了正道。

  我自己教导儿子的方法是,告诉他我和他爸爸在成长过程中曾经的挫败,以及我们如何从挫败中坚强地站起来的故事。例如,我的高中生涯极其晦暗颓废,以至于最后考大学失利,没有进入应该要进入的好学校,但却在大学毕业之后凭实力考上了人人称羡的公务员职位。另外,我也会刻意地选择一些有从失败中站起来经验的伟人传记,和他一起读、一起讨论,帮助他认识偶而的失败并不可怕。

  除了效法别人的经验之外,孩子自己也需要实际的体验。很多家长在孩子参加竞赛时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紧张,嘴里虽然说:“没关系,没关系。”可神情和态度却明示着:“有关系,有关系!”甚至还不自觉地加入赛局,表现出非赢不可的气势。

  记得在辅导初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有个已经上初三,但十分瘦小的男孩告诉我,他之所以严重失眠,原因是晚上不太敢闭上眼睛。他说只要闭上眼睛,他就能听见爸爸在操场边上狂吼的声音。而这狂吼声最恐怖的一次,出现在小学六年级的校庆运动会上,当时他被老师选派参加1000米接力赛,负责跑第三棒。

  当棒子传到他手上时,赛队成绩很好,是跑道上8个班级中的第二名,可是他太紧张了,没接稳,把棒子掉到了地上。当时他只听见场边一片尖叫叹息声,其中,爸爸的声音最大,狂吼着:“快捡起来啊,快捡起来啊,你这个笨蛋!”后来他已经不记得是怎么把棒子捡起来的了,只记得一面跑一面哭的时候,耳边呼啸的风声。

  第四,我们的责任,除了教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在他失败时伸出援手,对他来说,所得到的温暖和爱,远远要比在成功时鼓掌,来得更强大。

  如果这位父亲当时这么表现:

  孩子垂头丧气地走回运动场边时,爸爸迎上前去,把强壮的手臂环绕在孩子的肩上,对他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也一定觉得很丢脸、很对不起同学。没关系,我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会儿,等你平静下来以后,我再陪你一起过去。”

  在这段爸爸陪着他、支持着他,让心情安静下来的时间里,如果孩子想说话,我们就顺着说话;如果孩子还太难过,不想说话,我们也不要急着对他说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类勉励的(废)话。我们只要在一旁静静地陪伴,让他感受到强大的支持与爱,等时候到了,他自己就一定会开口和我们说话,到那时,我们再说这些激励的话还来得及,并且他也就完全可以听得进去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