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家庭早教亟需迈向适龄化
在今年两会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中,针对学前教育提出了这样的指导意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北京、广西、黑龙江、青海等地的一些代表委员,纷纷对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予以关注:“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幼儿园里两三岁的孩子一口气背出十多首唐诗,或者准确无误地说出很多英语单词甚至对话,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北京,更能在很多种形式的媒体上看到堂而皇之地刊登着“小学预科班”的招生广告……
针对这种现象,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表示:作为人口大国,资源的有限性让不少国人养成“争先恐后”的习惯,对教育资源的争夺亦然。而这种学前教育“拔苗助长”乱象背后,“潜伏”的正是整个社会对学前教育认识的偏差。而纠正这种偏差就需要政府、早教机构和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
“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些家长采取交给幼儿园然后放任不管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外研社副社长范晓虹女士向记者表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而最近由一些专家们提出的“家庭早教适龄化”的概念就值得大家关注,它给我们家庭早教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所谓的家庭早教适龄化指的是家长们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状况来进行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它强调早教不仅仅是教师向孩子传播知识与方法的单向度的传授方式,更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交互的、对话的、生活化的、感性的教育方式,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比如从出生到2岁的孩子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信任感,他们需要在学习坐、站立、走路、吃东西等动作的同时学习信任自己、信赖他人,他们需要感受到被关爱;而2岁到6岁的孩子则需要发展自我意识和自主态度,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在加强语言和行动能力的同时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如何与别的孩子一起游戏,学会分享和建立友谊,建立更高层次的信任等等。
就拿孩子的情绪来说,3-4岁的孩子自我调节能力有所加强,并且开始学习合理地疏泄消极的情绪,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与社会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不同的情绪反应会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在一些专业的家庭适龄化早教图书中,如《布奇乐乐园》3-4岁版中,就有专门针对“喜怒哀惧”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认知与调控而设计的几个小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和疏散孩子的不良情绪,也让家长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良好个性的形成。
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家长们,都可谓任重道远。但是适龄化的教育理念却永不会过时,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才能是好的教育,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教育。一些不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拔苗助长”的教育行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样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会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