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子晚报 2010-07-13 09:52:14
5.男孩易被贴上“失败”标签
以上种种原因,让男孩被贴上了“落后”、“差生”的标签。
迈克尔在研究生院的许多朋友,都说自己曾经是:“学校的失望人群”、“无法挖掘潜力的孩子”、“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等等。
澳大利亚是最关注“男孩危机”的国家之一,该国公布的数据表明: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投入和喜欢学校、教育成就等方面与女孩存在差距;在出现纪律问题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中,男孩占了绝大多数;每10个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中,有8个是男孩。
德国各类学校中完全不能毕业的男生是女生的3倍;每年留级的男生比女生多一倍;特殊学校的学生中,64%是男孩。
我国呢?一位区教育局局长曾专门调查过小学三四年级的男生,问:“老师喜欢谁?”男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女生,女生听话,女生最优秀。”
小男生的“差生”感受,对他们会有怎样的影响?
6.“标签效应”影响一生
影响当下: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作者迈克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男孩中广泛存在一种所谓的“学习抑郁症”。很多男孩感觉自己所在的学习体系“恨”他,因而反过来他也“恨”学校。
迈克尔自己在七年级时开始逃学;凯西的儿子卡尔“慢慢地开始对学校越来越消极甚至憎恨学校”;迈克尔在研究生院的朋友纷纷说,当时被贴上“差生标签”后,让他们闷闷不乐,甚至自我怀疑。
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教育普遍提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等,这无疑对男孩更具杀伤力。男孩大脑许多负责学习功能的区域本来就发育较晚,如此早教,更让许多男孩过早地在学业上掉队,男孩在生命早期就经历如此的高压和高失败率,等到这些男孩读四五年级时,便显现出缺乏学习动机的早期信号了,最终丧失了在学业上追平女孩的机会。
影响终生: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作者在书中说:小时候因学业上的失败记忆所形成的糟糕自我形象,往往会保持一生,最可怕的是:这种失败经历可能会慢慢上升为一种失败型人格——不愿尝试、缺乏改变的勇气、缺乏男子汉气概。
有位应届大学毕业生说,最近很苦恼,辛苦投出去的几十份简历,一点也没有回应:“自己的简历实在没什么亮点,学习成绩一般,也没什么社团工作经验。”
他学的是机械专业,班里25个男生,3个女生,女生成绩分别是班里第一、第二和第五;3个女生还分别担任了班长、学习委员和宣传委员。“成绩比不过人家,活动也是她们组织策划,哪还有什么积极性?还是找自己爱玩的事情玩吧。”“现在,我们班最不用愁的就是那3个女生,全保研了。”
大学中,女生继续领跑,是不是普遍现象?同学们说:文科专业,女生优势明显;理工科虽说男生更擅长,但女生更努力。
“差生”的标签,成为许多人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位工程师,听说要被任命为部门主管时,推脱:“别!我在学校除当过篮球队长外,别的可什么干部都没当过!”一位退休人员收到初中同学聚会的通知,但没有去。当年他在某省重点中学读初中,考高中时被“踢”了出来。他当时很难过,有种因“种子不良”而被“母亲”抛弃了的感觉。
7.男孩发展后劲很大
随着男孩发育的渐渐成熟,男孩发展的后劲很大。但前提条件是——男孩在发育之初,其自尊心没有受到严重伤害。
后劲大,是因为青春期以后,男性身上的睾丸素是女性的15倍,睾丸素在男孩生命蓝图的内在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会驱使他好动、好竞争、敢冒险,渴望成为最强壮、最勇敢、最坚强的男子汉;而且男孩大脑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其在数理化的学习中占有优势。
现象:上边说到的那位区教育局副局长的发育相对更迟缓的儿子,上到小学四五年级时,奇迹般地“开窍”了。上了中学,虽然考试成绩还不太理想,但特别能竞赛,逢赛总能拿到名次。大学考上了浙江大学少年强化班。
他的发展好,有个原因是他小学时的班主任很有经验,她一再说,男孩发育迟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要因他写得歪七扭八、算得乱七八糟而责备他,要耐心等待他的成长。
现象:一位心理学老师说:我儿子5岁上学,每逢问他考试怎么样,他总说“后面还有三个人”。大家背地里都说,这个孩子将来是个废物。他初中毕业时,本不想上高中,想上中专,但到高三时,忽然间说要上大学。那一年他真的很努力,他是他们班唯一考进北京的。大学毕业后想学电脑动画制作,在中国拿了学士学位,到国外却去读大专。去年学成回来,第一时间,美国公司,新加坡公司,中央电视台,动漫中心等4个单位要他,他去了央视。
孩子发展的后劲为什么这么好?这位心理学老师说:我想可能是小时候考试时,他后边还总有3个人,而且我们也很少批评他,他的自信心没有被打掉。
8.各国开始探索“应性教育”
如何拯救痛苦挣扎的男孩们?各国(包括我国)已开始探索。
英美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早已出现“男女同校不同班”,或者“有的课程,如英语、语文和数学分男女班教育的模式,其他对性别不那么敏感的,则男女合上”,这样他们既有男女之间正常的交流,也兼顾了对性别差异的足够重视。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显示,“应性教育”的学生,不被传统的学科性别优势的观念所束缚,能自在地去探索自己的优势学科,因此有更高的受教育的渴望,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态度也更加积极。
我国北京有的学校的初中,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体育课上,男孩如虎下山,跑、跳,不停地折腾,尽量地释放“安静上课”时蓄积在体内的能量;北京有的大学开设了“男生部”,全由男生来竞聘当干部。
英国小学则推行“体验式教育”:孩子5岁上学,一年级就有科学课、地理课等。地理课,从学校旁边的环境讲起:公园、花草、马路和汽车,刮风、下雨和晴天;课堂还设在校外,着名的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现代艺术馆,甚至像英格兰银行这类很专业的博物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场所。科学博物馆不仅免费让孩子使用新技术的照相机,还当场把你拍下的照片印在小T恤衫上奖励你;“上课内容”,还经常是在公园做游戏。上课路上,孩子们学习公交常识、公共秩序和公共行为的规范。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