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长教育心得 > 正文

刘长铭:教育需要追求高贵的品质(2)

来源:幼教网 2010-05-13 16:56:43

说两句


  生活中这种冷冰冰的事例我们绝对能够遇到和想象得到,它反映出了我们的教育所留给人的全部痕迹中所缺失的东西。历史学科是承载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我并不认为人文教育或者人性的教育仅仅是文史类学科教师的责任。这应当是全体教育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着名物理学家费曼曾说,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那扇大门,则取决于人文的指引。我还不能对什么是人文精神进行完整的概括,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学者。但我知道,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应当表现出他对人特别是弱者的尊重,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表现出对公众利益与规则的尊重,表现出对人类道德普适价值的追求,表现出对生活中真正美好事物的发自心灵的向往。但是,有许多事实告诉我们,这种人文精神与一个人受教育的年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不得不使我们对今天的教育产生忧思。我常想,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都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课本里,为什么还要通过老师的嘴来说一遍?其实这个问题,李明赞老师已经作了最好的回答:“课堂,本来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方天地”。学生在这方天地中不仅要完成他们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他们生命的一段历程,享受这段生命历程中的情感生活。经过这段生命的历程,他们应当变得成熟,丰富、热情、善良、富有情感和人性,而不是相反。实现这个目的,绝不仅仅限于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其说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不如说是传递教师的精神、情感、态度、理想和价值观的过程。这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精神丰满的人。这也正是直到今天,尽管数字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如此高的程度,但仍不能取代教师的原因。尽管人文教育在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评价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的今天显得无足轻重,但这的确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坦率地讲,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实际有效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教育者的良知以及一所学校的品位,反映出作为教育者的那些人的灵魂与世俗之间的距离。

  我对社会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了在教育以及在我们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的反思精神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未来我们能不能避免再次出现人类曾出现过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工作,用李明赞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是做人师,还是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经师。

  对于李明赞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前些年,我想请李老师开设新的历史选修课,他爽快地应允了,但是提出要用一年的时间查阅和收集资料。我当时颇有些不快,觉得准备十几个课时的内容,大可不必如此小题大做,磨磨蹭蹭。现在看起来,这正体现出他对学问的一种态度。也许正是在他这种精神的带动下,四中历史组才充满浓厚的书香,而且我知道他们读的书内容庞杂,涉猎广泛,有些老师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使得他们在讲课时游刃有余。这也许正是四中历史教学颇受学生青睐的原因吧。这使我联想到当今的一些治学风气,我们姑且把这些做法统统称为治学。我总觉得今天有不少人的所谓治学太过追求“短、平、快”,仅仅注重窄专业的发展,使得他们缺少个人学养的厚重。我们应当多读书,但读书不能追求功利,更不能为了拼凑论文而读,这样拼凑出的论文不会有真实的情感和生命的活力,也就不会具有真正的价值。我们需要一些“形而上之学”,我们的灵魂需要与现实保持必要的距离。我觉得一名老师读书应当杂一些,涉猎面宽泛一些,但正如李老师所说,一定要读大家之作。一个文科教师如果完全拒绝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我不能想象他的讲课能体现出令人信服的逻辑之美;一个理科教师如果不曾熟读几本名家经典,我也不能想象学生能从他的课堂上享受到语言的艺术魅力;如果教师没有超乎现实世俗之上的高贵的心灵,我更不能想象他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真正的良师益友。因此,每一位老师要适当地超越自己的学科边界,吸取更广泛的知识,在不同的领域开设课程,使自己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韵味,使我们的文章更加丰满,使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更加丰富。我们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且做出成果。学校将积极鼓励和支持老师出版个人学术专着。如果每一位老师不仅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并能成为这一领域里的专家,我想这就是一流的教师队伍。北京四中有了这样的教师,距离建设世界一流学校的目标就会更加接近。

  老师们!今天的研讨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四中继世纪庆典之后,对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再次的回顾和挖掘。我们每一位生活和工作在四中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四中这片沃土对自己的养育,我们的成长和成熟都离不开四中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的滋润,我们的发展都离不开同事的热情帮助,离不开学生的促进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经验和思想,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也是四中的财富,是全体四中人的财富。我接触过不少年轻教师,尽管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业务还有待成熟,但有很多人已经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具有独到的、精辟的见解,这些都值得总结出来供大家分享。我们利用研讨会的形式,将这些财富挖掘和整理出来,将个人的经验和思想贡献于群众、贡献于四中,这是每一个四中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决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因此,我们希望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勇敢地突破传统文化观念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展现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使四中这片沃土更加丰沃,使四中这颗大树更具活力,使四中的教育品质更加高贵,使四中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作更多的贡献。

  (本文是在李明赞老师教学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李老师是北京四中历史特级教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