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章梅 2009-12-28 10:11:22
每年都有一批因为在开学时间9月以后的月份出生,已到6岁但未满6周岁的孩子面临教育上的尴尬,被戏称为“未足月孩子”。他们上学学校不收,只好回幼儿园“复读”,但又对学习内容没有了新鲜感,他们如何才能不虚度学前这一年,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家长为“未足月孩子”的教育苦恼
记者调查发现,在孩子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社会上却缺乏适合这类“未足月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的教育设置。
儿子在11月出生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明年孩子就6岁了,但9月时还差两个月不够入学年龄,我想让儿子回到幼儿园‘复读’,但至今没有找到一家幼儿园有适合他这个年龄的班。如果让他再上一年幼儿园大班,不论在思想行为还是读写能力上,他都难有大的进步。所以我们家长很彷徨,如果教育部门能为这类孩子办个过渡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课程,一定会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女儿在12月出生的李先生则认为:“到幼儿园‘复读’,还不如找关系提前上小学。”
回幼儿园大班“复读”是“对孩子犯错误”
目前,广州的“未足月孩子”主要有两个选择:家长找关系提前入学或回到幼儿园“复读”大班,后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广州几乎每个幼儿园大班都有“复读生”。一家省级幼儿园的园长向记者介绍,幼儿园一般中班为35人,但升入大班后都会增至40人左右,增加的主要就是“复读生”。
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在“对孩子犯错误”,因为这种没有新内容的简单“复读”,容易使孩子失去新鲜感,会影响到他们学习、探索的热情,同时孩子们看到之前幼儿园同班的同学因为早生了几个月就可以上学,可能会感到失落。
广州已有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有必要在幼儿园对“未足月孩子”设置过渡期课程,避免让这批孩子简单地复读大班。但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相关政策,这些教育工作者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摸索实践。
番禺祈福英语实验幼儿园的王园长告诉记者:该园的大班分“双语部”和“国际部”两种,所以对“复读”大班的孩子,幼儿园就采取换部教学的方式,比如之前读的是“双语部”大班,“复读”时就读“国际部”大班。两个部虽然教学内容差不多,但教学方法不同,“双语部”是由外教和中方老师共同负责,而“国际部”就全是外教,这样“换部复读”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新意。
不过王园长认为,如果能为这部分孩子专门开设一个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内容,编排课程,对这些孩子的学习会更有利。但是由于该园目前这部分学生还不多,所以无法单独开班。
提前入学会让课业负担更显沉重
而一些有“路子”的家长,干脆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入小学。但有不少资深教育工作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即使有“路子”,也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情况及学习能力,来决定是否提前入学,提早入学反而可能让孩子置身不利境地,有的孩子小学一二年级还跟得上,再往上就会由于年龄的原因影响成绩。现在的课程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孩子提前读书,课业负担会更显沉重。
记者采访了几所小学的校长,他们都认为,无论是回幼儿园“复读”还是找关系提前入学,对“未足月孩子”来讲都不是最佳选择。他们需要一套针对他们年龄的教育课程,来帮助他们科学地度过“幼小衔接”时期。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是空白。
应在幼儿园内为这些孩子设专门课程
以前,也有些小学针对“未足月孩子”办了“学前班”,但这种与小学教育同质化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越来越不被家长接受。
采访中有家长及教育专家提出,应该在幼儿园内为这批孩子设置专门课程和班级,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适当进行技能、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训练。广州市培正中学的张老师认为,学校教育跟幼儿园教育截然不同,入学前孩子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是否具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适应长时间的课堂学习,是否适应集体生活,是否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因此,张老师则建议,在孩子升入小学前的这段过渡期,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定好孩子的作息时间。
华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专家郑福明教授说,以前针对“未足月孩子”有些小学办了学前班,现在已经取消了。其实,为“未足月孩子”开办过渡班很有必要。因为现在入学年龄卡得很死。广州各区都应该在幼儿园里开办这种过渡班。由于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此这类班不适合设在小学里面。过渡班的教学应该以游戏为主,不能像学校一样以课堂授课为主。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教授张博认为: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能像成人那样听课,所以应该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来教学,不能一个人一个座位,可采用大圆桌,共同学习。再者,对于过渡时期的孩子,家长和学校要注意对其入学意识方面的培养,让他们有意识地关注学校,了解小学生活。可以组织他们观摩小学,让他们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