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24 10:23:57
导读:在音乐活动中,幼儿之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精神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教会幼儿积极地评价他人,并运用语言和身体语言与他人进行交往;共同追求歌声、器乐演奏声与集体舞蹈表演的整体和谐;共享有限的空间,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幼儿之间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
对儿童而言,音乐首先是一种自我表现方式,他们通过音乐活动愉悦身心、肯定自我、陶冶情操并发展能力。
如何把既抽象又系统的音乐活动整合到主题活动中呢?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认为,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儿童音乐教育应在体现音乐本体功能、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突出和强调教育功能,使两者有机地统一和融合,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音乐内容应开放、多元
在音乐活动内容上,我们主张开放、多元,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1.充分挖掘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内容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教师应敏锐地关注幼儿生活。例如。在“有用的工具”主题活动中.幼儿将自己想象成各种刷子,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有趣姿态。热门歌曲《嘻刷刷》为幼儿的表现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幼儿大声吟唱,热烈舞动。又如,在“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中,厨房里的锅碗瓢盘成了最时尚的乐器,幼儿自发配上街舞音乐,创造出一首“现代厨房交响曲”。
2.强调对音乐素材的重组与嫁接
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中,教学由原先只关注音乐作品本身转向关注主题内容中蕴含的音乐要素。根据主题的要求和本班的特点,教师对教材进行改编、重组、嫁接,使幼儿的音乐活动内容变得更为丰富、生动。
如.在中班“敲锣打鼓放鞭炮”主题活动中,教师引用的是小班教材《卷爆竹》的歌曲。教师经过快和慢、强和弱的对比变奏,使这一歌曲成为适合中班幼儿欣赏与表演的音乐素材。
又如.在集体活动“厨房里的声音”中,教师准备厨具创设了一个“炒鸡蛋”的场景,鼓励每个幼儿学做小厨师。在打鸡蛋、切番茄的轻松氛围中,幼儿即兴创编了各种节奏.这比传统的节奏练习更加生动有趣。在活动中,教师还和幼儿一起改编歌曲《扮家家》,丰富其中的念白,如“打鸡蛋,打鸡蛋,答答答答,答答,答;切番茄,切番茄,切。切切切,切切切切;炒青菜,炒青菜,炒,炒,炒炒炒……”
二、映月活动应自然、自由、和谐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注重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自然地获得对音乐的基本感受。我们认为,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用音乐愉悦自我,表现自我。
1.艺术表现与情感体验、探索行为自然整合
我们常以即兴活动形式培养幼儿欣赏音乐、尝试创作的兴趣与能力。如,在“有趣的洗衣机”活动中.幼儿兴致勃勃地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衣服在洗衣机中翻转的样子。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表现、调整,逐渐体验身体的放松与柔软,动作与音乐的节奏配合,表情与动作表现之间的关系。幼儿的这些实践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整个过程能使他们积累表达的经验。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2.说、唱、舞、画、欣赏等形式自由融合
说、唱、舞、画、欣赏等多种形式自由融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艺术学习的良好氛围;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则为幼儿营造了更广阔、自由的表现空间。如在“有趣的声音”主题活动中,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用图画加文字的形式表现声音的快慢变化。用身体姿态表现声音的强弱,用乐器敲打出明亮与暗淡的音色,用演唱、有节奏的朗诵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声音。于是,音乐中出现了“色调”,绘画中出现了“节奏”,儿歌、故事中出现了“词语音乐”——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运用让幼儿对声音有了比较深切的感受,并初步学会了如何表现各种声音。
3.社会教育目标与音乐教育目标和谐共存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之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精神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教会幼儿积极地评价他人,并运用语言和身体语言与他人进行交往;共同追求歌声、器乐演奏声与集体舞蹈表演的整体和谐;共享有限的空间,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幼儿之间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此外,在对唱、小组唱等多人演唱中,在双人舞、集体舞等多入舞蹈中,幼儿可用眼睛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幼儿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鼓励,互相帮助,以争取活动的成功。这种精神环境的谐振所产生的巨大动力能不断提高幼儿的人际协调能力,激发其持续投入音乐活动的热情。
来源:《幼儿教育》2007.4
上海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宋青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