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学策略论文 > 正文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23 15:12:01

说两句

  导读: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既“精心预设”又“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正因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幼儿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追求在“预设”“活动”“调控”方面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如我们对小班活动“出鼻血了怎么办”进行了反复研究,共同探讨如何使过程情境更合理,过程组织更优化,幼儿参与程度更高。

  教学过程一

  小三班的A教师安排了三个环节:观察——讨论——游戏。

  1.观察

  教师先让幼儿看多媒体课件的定格画面——小朋友出鼻血,然后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他的鼻子为什么会出血?”

  幼儿看着课件马上回答:“小弟弟的鼻子出血了,因为他摔跤了。”除此,孩子们说不出其他原因,于是教师在没有任何教具的情况下告诉孩子:摔跤了碰到鼻子会出血,挖鼻孔和多吃辣的东西鼻子也会出血。

  2.讨论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怎么做才能让鼻子不出血?鼻子出血了我们该怎么办?看到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怎么办?”由于幼儿缺乏相关经验,所以仅用“不要跑”“不要挖鼻子”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两个问题无人能答。教师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边看边说预防鼻子出血的方法和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3.配对游戏

  教师先简单介绍了一些预防或造成鼻出血的图片内容,并在黑板上出示了哭脸、笑脸卡片。然后要求幼儿将表现正确处理和预防鼻出血的卡片放在笑脸旁,反之则放在哭脸旁。对此,孩子们很高兴也很积极,然而操作结果表明:幼儿并没有理解、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

  有效性分析:

  第一个环节虽为观察,教师却只给幼儿看了一个男孩因为流鼻血而哭的画面,在没有知识准备和相关经验的前提下,孩子们很难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教师纯粹的口头小结显然对提高小班幼儿的认识作用甚微。

  第二个环节,教师没有从第一个环节中吸取教训,依然把课件放在讨论后出示,使幼儿的讨论成了无源之水,同时组织的讨论也太过简单。显然,教师忽视了过程情景的创设和过程组织的优化。

  在第二个环节没有完成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在第三个环节仍没采取补救措施,而是按计划进行配对游戏。配对前教师也只是作了简单演示,因此,幼儿完不成任务就不足为奇了。

  建议:

  1.掌握本班幼儿对该知识的了解程度,并给予一定的知识准备。

  2.充实课件的内容,调整播放时机,给幼儿足够的观察与讨论的时间。

  3.明确活动的主线和重点,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围绕“怎样才能让鼻子不出血”和“鼻子出血了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使活动的过程能围绕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教学过程二

  小一班的B教师安排了四个环节:说一说——看一看——找一找——学一学。

  1.说一说

  教师通过洒花露水让幼儿感知鼻子可以闻到气味,继而通过捏鼻子,让幼儿发现鼻子的呼吸作用。

  2.看一看

  教师先让幼儿看相关课件,而后组织幼儿讨论:“鼻子怎么会流血的?我们怎么做才能让鼻子一直很开心?”因为有了先前的知识准备,再加上教师的肢体语言,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了:流鼻血是因为摔跤,挖鼻孔,将异物塞入鼻孔,多吃辣的、油炸的食物。而多吃水果、蔬菜,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则会让鼻子很开心。

  3.找一找

  教师先出示健康的笑宝宝和出鼻血的哭宝宝,然后根据卡片内容示范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宝宝旁边。接着,幼儿分散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操作结束后,教师作简单评价。

  4.学一学

  教师先让幼儿讨论:“自己的鼻子出血了该怎么办?”在幼儿表达了“告诉老师”“告诉妈妈”“用餐巾纸塞住鼻孔”等想法后,教师告诉幼儿,出鼻血时不要怕,也不要哭,要及时告诉父母、老师。而后又示范了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并让幼儿在座位上模仿。

  有效性分析:

  第一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体验的情境,帮助幼儿了解了鼻子的作用。第二环节,教师利用课件让幼儿观察、了解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方法,使幼儿在视、听、想三者结合的过程中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但教师在播放课件时有些手忙脚乱,影响了效果。

  第三环节,在幼儿基本了解预防鼻出血的方法后,教师又通过组织配对游戏,帮助幼儿巩固知识。但因为幼儿配对游戏太过分散,所以教师检查起来非常不便,最终以简单评价代替检查,削弱了该环节的有效性。

  第四环节,教师忽视挖掘和利用幼儿的现有经验(因为他们班前几天刚好有个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出鼻血了,当时是保健教师处理的),最后的说教也吸引不了幼儿。幼儿在没有任何操作材料和情景的情况下在座位上模仿,无法真正理解、掌握相关技能。

  建议:

  1.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的相关经验。

  2.掌握播放课件的技术。

  3.将分类标记贴在操作卡两侧,既便于幼儿操作,也便于教师检查和总结。

  4.最后环节可请保健教师示范鼻出血的处理方法,并让幼儿运用真实材料进行模仿,以积累经验。

  教学过程三

  小二班的C教师同样安排了四个环节:闻一闻——说一说——贴一贴——学一学。

  1.闻一闻

  活动开始,教师在活动室里喷了些花露水,然后让幼儿辨别是什么味道,接着又在自然的对话中让幼儿知道:鼻子能闻气味,不但能闻香味,还能闻臭味。接着教师说:“哎呀!鼻子的本领可真大,可是我们的鼻子也会受伤,还会出血呢!”自然转入第二个环节。

  2.说一说

  教师先播放课件,让幼儿看几种平时不大了解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让幼儿说说还知道哪些鼻出血的原因,并及时在黑板上出示对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鼻子怎么会流血”的问题。而后让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使鼻子不受伤、不流血?”因为有了对鼻出血原因的认识,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相当热烈,而教师接下来的小结和课件演示更强化了幼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为下一环节的配对游戏打下了基础。

  3.贴一贴

  教师在边讲解边演示的过程中向幼儿交待配对的方法与要求,然后让幼儿大胆配对,将相关图片贴在活动室两侧有对应标记的大黑板上。因为有了前一环节的铺垫,孩子们操作起来毫不费力。

  4.学一学

  教师出示本班一个幼儿出鼻血时拍的照片,提问:“看,宇宇的鼻子出血了,该怎么办?”孩子们的记忆顿时被唤醒,“用棉花给他塞住”“带他到保健老师那里去”“让他坐一会儿”。教师及时肯定了幼儿的回答,同时提出:“我们一起看看童老师是怎么做的。”当然这样的录像孩子们看得很认真。而后,他们又拿起教师准备好的材料像模像样地做了起来……

  有效性分析:

  第一环节,幼儿在自然的体验及与教师的对话中感知了鼻子的作用,同时知道鼻子也会受伤,还会出血。

  第二环节,教师先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他们经验之外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鼻子出血的原因并出示对应的图片,这样既肯定了幼儿的回答,又使幼儿的经验得到共享。

  第三环节,教师在幼儿了解预防和处理鼻子出血方法的同时,明确交待了配对要求,孩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

  第四环节,教师利用幼儿熟悉的同伴、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教师、熟悉的材料,通过让他们“回忆——观看——模仿”,使他们对鼻子出血的处理方法有直接的认识。

  整个活动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针对班级幼儿实际出示的课件和图片用得恰到好处,既巩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又促进了已有经验的提升,动静交替的环节安排始终让幼儿保持活动兴趣。

  建议:

  1.活动时可给幼儿更多交流的机会。

  2.在检测幼儿配对结果的同时,可适当帮助幼儿回忆相关知识经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让有效的教学过程成为满足幼儿认知、心理需要的过程,成为幼儿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来源:《幼儿教育》2007.9

  上海南汇区周浦镇瓦屑幼儿园 黄文芳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